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初中教育初二学习初二语文语文阅读全攻略之概括要点

初二语文

当前:首页 >> 语文阅读全攻略之概括要点

语文阅读全攻略之概括要点

日期:10-31 19:42:46 | 初二语文 | 浏览次数: 895 次 | 收藏

标签:初二语文,http://www.gaofen123.com 语文阅读全攻略之概括要点,

      ③陆地上这样的“隐身高手”还有不少,有在绿竹叶中等待食物自己送上门儿来的竹叶青蛇.还有貌似石头的非洲蜥蝎等等。

      ④水中世界的景观和陆地上一样变化万千,这样的环境给水中生物提供了许多理想的藏身之处。

      ⑤一般来说。鱼类对于人类所创造的东西大多怀着高度的戒备心理,而虾虎鱼却很好地利用了它们:它正躲在一只瓶子里面等待毫无戒备的猎物自投罗网。“水中变色龙”–比目鱼通过眼睛来感受外界环境的颜色变化,同时性腺也受到刺激,由此改变皮肤细胞所含色素微粒的组合,从而改变肤色适应环境。

      ⑥世上的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水里的鱼妈妈也不例外,像罗非鱼、黄纹吴郭鱼的幼鱼都在妈妈的身边活动,以便遇到危险时可躲进妈妈的嘴里。像隆头鱼之类的小鱼,必须经常离开藏身的地方到外面觅食,它们会随时随地提高警觉,只要一有危险就立刻钻进泥沙里或岩缝里。皮剥此背鳍的第一根刺上布满了小小的锯齿,就像锉刀一样,它们的鳞上也有许多细刺,所以身体表面看起来相当粗糙。它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躲进岩缝中,把背锁直,紧紧嵌在岩缝里,在外窥伺的敌人想要把它们施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生活在加勒比海的花园鳗喜欢成群地栖息在浅水的热带海域中,它们的洞穴,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海床上。它们的尾部“根植”’在洞穴深处,上半身伸出来捕捉漂浮在它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花园鳗的鳍非常小,身体却能以惊人的速度前后游动,使猎物措手不及。一大群在海中游动的花园鳗看起来就像一丛丛在花园里随风摇曳的花草,当它们受到惊吓时,会立到缩回洞穴里,整座海底“范围”就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形无踪。

      (13).适用一种直观的形式,将文中列举的动物名称、隐身方式加以整理。

      (14).文中起“总说”作用的句子是:

      (15).如果要迅速把握文章说明的思路,可抓住的段落是:

      (16).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7).文章在构思上,根据读者对动物“隐身术”的熟悉程度和兴趣,详略得当地处理了说明对象,其中,简略说明的是           ,详细说明的是              。

      (18).请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另外一种动物的“隐身术”。

      [闯关提醒]

      通过这一关,我们可以感受到中考说明文阅读中有关“概括要点”的主要考点有:把握说明信息,分析概括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如第13题);筛选并提取文章、文段的总说句、总结句(如第14题);理解划分文或段的结构、分析说明思路如(第15题);辨析、归纳说明方法(如第16题);理解说明对象,分析概括说明对象的评略(如第17题)。

      攻关启示录

      所谓“概括要点”,是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经过提炼概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转述文章内容的一种形式。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而提炼概括的形式,包括或直接摘引原句,或拈词组句,或自行组织语言等。

      “概括要点”题在各种文体中的考查角度与范围大体有以下几点:

      1.对文章、文段思路、层次或层意的分析与理解。

      2.对文意、段意或文章主旨、文段的中心的概括。

      3.对文中情节、事件及事件的成因、过程的概括。

      4.归纳内容要点,拟写内容提要、文章标题。

      5.筛选并提取总说句、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结论句。

      6.对文章线索的提炼,对文中某种表达规律的概括。

      7.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概括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8.对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理解、分析与概括。

      在中考阅读题中“概括要点”题属“大众化”题,其身影几乎无卷不在,复习时要善于总结规律,在整体把握文意。初步理清思路、弄清作者写作意图的前提下,掌握一定的方法,如善于寻找发现文中标志性的语句,包括文章标题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总说句和结论句;采用归并法,将若干内容要点归纳合并等等,这样,面对“概括要点”题,就会从容应答。

 

      【参考答案】概括要点

      1.文写一位贫穷的父亲执意“归还”我“为他女垫的5元钱。赞扬他人穷志不穷的高贵品质。(意思对即可)

      2.第①-(11)段为第一层,其他段落为第二层。理由;先叙后议。

      3.起因:一位贫穷的父亲为女儿送钱,却发现少了一张 5元的钞票;经过:“我”搭上自己的 5元钱,并将零钱换成整钞交给他女儿;结果:“父亲”从女儿那儿得知实情,执意还给“我5元钱。

      4.详写:“父亲”送钱和还钱;略写:“我”垫钱、给钱。

      5.“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意思对即可)

      6.“父亲”是一个善良、自尊、人穷志不穷(或有着穷人风骨、气节)的人

      7.做人,不能只看到“行方”的意义而忽视了“行圆”,也不能只看到“行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行方”。(意思对即可)

      8.实习护土不怕得罪权威,坚持真理,最终赢得了院长的赞许;小孩的母亲善于变通,使多占座位的小伙子惭愧地让座。

      9.获得了正式工作,赢得了院长和他人的赞许、信任。

      10.(1)有古代事例,有现代事例;(2)有详写事例,有略写事例;(3)有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平凡人物的事例。(能说出两点即可)

      11.有“圆”会一帆风顺;少“圆”常会逆水行舟。(意思对即可)

       12.都是先提出分说部分的论点,再举例论证。

       13.可用画表格、列序号、标箭头等形式采表示。如:变色龙→变化肤色;竹节虫→干柴般的身躯;枯叶蝶→枯叶般的翅膀:竹叶青蛇→绿竹叶般的肤色;非洲晰蝎→石头般的外形;虾虎鱼→钻进瓶子等人类制造的东西里;比目鱼→改变肤色;罗非鱼、黄纹吴郭鱼的幼鱼→钻进妈妈的嘴里:隆头鱼→钻进沙里或岩缝里;皮剥鳍→锁直背鳍上的刺,嵌在岩缝里;花园鳗→洞穴

       14.为了在生物圈中更好地生存,各种动物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隐身术”

      15.第④段

      16.举例子。

      I7.陆地动物的“隐身术”水中动物的“隐身术”

      18.答案不唯一。如:斑马身上的条纹在阳光照射下,由于黑白条纹吸收和反射光线的不同。能破坏和分散身体轮廓,达到隐身的目的;乌贼遇到紧急情况,便喷出墨汁似的液体,从而迅速逃离;等等。

      

上一页  [1] [2] 

TAG:语文  

相关分类

初二语文 更新

初二语文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