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课文学习,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是有所提高的,但是一些同学平时做的阅读练习太少,在考试中就缺少解题思路,导致考试失分,这是需要进行练习。本文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归类复习第二课时的教案,希望能够对老师和同学有帮助。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阅读的主要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对感兴趣的任务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对阅读材料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体会表达的不同语气。
教学目标
1、复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2、复习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逗号和感叹号。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4、复习本学期的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 理解短文内容,正确回答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明确本课目标:
二、阅读知识梳理
三、口语交际与写话:
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针对阅读和写话进行综合练习。
逐个出示,先独立完成,再分析,学习阅读方法。
(一)、春天,阳光灿烂,田野里百花盛开。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香味。
1、短文共有 句话,写的是 季的的景象。
2、春天有灿烂的 ;田野里 ,散发出浓浓的 。
3、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4、春天, 、 、 都开花了。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春天开的花,它们是 。
(二)、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古老而又高又大的枣树。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枣花。夏天,花落了,枣树上结满了小青枣。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红红的大枣。这时,树上好像挂满了圆圆的小灯笼。
1、读短文,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
( )的枣树 ( )的枣花
( )的大枣 ( )的小灯笼
2、文中“小灯笼”指的是 。
3、想想枣树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再填空。
春天,枣树上 。
夏天,枣树上 。
秋天,枣树上 。
(三)、小鸡们跟着老母鸡跑,就像许多小球在地上滚一样。它们跟着妈妈学着找食物,小小的嘴到处啄(zhuó),有时,就在伙伴们的头上、腿上啄。冷了,老母鸡张开翅膀,那些小鸡就连忙躲到妈妈肚子底下暖和暖和。这些小鸡真可爱。
1、这篇短文共有( )句话。
2、短文里写了 和 。
3、小鸡们冷了,就 。
(四)放学了,满天都是乌云,就快下雨了。小红和明明来到学校给学校老师送雨伞和雨鞋。传达室的老爷爷看见他们这么懂事,高兴地笑了。
1、这篇短文有 句话。
2、天就快下雨了, 和 给老师送伞和雨鞋。
(五)天亮了,鸟儿醒了,叽叽喳喳地唱着:“露珠儿,晶晶亮。好像小珍珠,挂在小草上。”太阳听见了,说:“露珠是什么样?让我看看。”太阳睁大眼睛对着小草使劲儿看,可是什么也没看见。太阳呆住了,“咦,露珠儿呢,哪儿去了?”
1、天亮了, 醒了,叽叽喳喳唱着歌。
2、露珠儿,晶晶亮,好像 挂在小草上。
3、露珠为什么不见了,是因为( )
A、太阳出来了。 B、露珠掉在地上了。
1、说一说,写一写:
(1)小强把绳子系在树枝上荡秋千,小力不让他这样做,你认为他们谁做得对?为什么?(不会的字词可以用拼音代替)
(2)刚刚是个淘气的孩子,他经常捡石子乱扔,看到这种情景,你想对刚刚说点什么?(不会的字词可以用拼音代替)
(3)小力上学的时候路过一条小河,他看见小河里有许多小鱼,便放下书包去捉鱼。他这样做对吗?说说你的理由。(不会的字词可以用拼音代替)
2、看图说话:
(1)送伞(2)升旗(3)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因此我们要爱护地球。说一说你是怎样保护地球的。
(4)图上画的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以上是关于小学一年级语文归类复习第一课时的教案安排,希望老师们和同学们在阅读后,从文章中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