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关于行政诉讼证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应当在法庭出示,由当事人质证
b.涉及商业秘密的证据,可以不公开质证
c.第二审程序中,所有第一审认定的证据无须再质证
d.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认定的事实无须质证,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
答案及解析:d 行政证据规定第38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调取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听取当事人意见。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37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行政证据规定第50条规定,在第二审程序中,对当事人依法提供的新的证据,法庭应当进行质证;当事人对第一审认定的证据仍有争议的,法庭也应当进行质证。行政证据规定第70条规定,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或者仲裁机构裁决文书确认的事实,可以作为定案依据。但是如果发现裁判文书或者裁决文书认定的事实有重大问题的,应当中止诉讼,通过法定程序予以纠正后恢复诉讼。
48.2004年6月2日,某县第一中学发生学生集体食物中毒,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下列哪种措施是合法的?
a.第一中学在事发后2小时向县卫生局报告
b.省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卫生部报告
c.县医院收治中毒学生后对中毒严重的学生采取就地隔离观察措施
d.县政府对当地水源和食物采取紧急控制措施
答案及解析:a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20条第1款规定,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二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二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49.刘某与高达公司签订内销商品房预售契约,后某区房地产管理局对该预售契约作出预售预购备案登记。后刘某了解到高达公司向其销售的房屋系超出规划面积和预售面积的超层部分,刘某遂以区房地产管理局违法办理备案登记,造成自己购买的房屋为违法建筑为由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区房地产管理局的备案登记行为不是对预售合同效力的确认行为
b.备案登记行为没有对刘某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c.高达公司与本案的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d.区房地产管理局在备案登记时没有尽到审查职责,应当对刘某的损失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答案及解析:d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对特定的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或者法律状态作出具有法律效力认定并且予以证明的具体行政行为。这里需要注意“实际影响”是指因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发生了变化,例如限制、减少权利,增加、免除、减少义务等。行政诉讼的第三人是指因与被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通过申请或法院通知形式,参加到诉讼中来的当事人。这种利害关系既包括与被诉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也包括与诉讼结果的利害关系;不仅包括直接利害关系,也包括间接利害关系。
50.王某擅自使用机动渔船渡客。渔船行驶过程中,被某港航监督站的执法人员发现,当场对王某作出罚款50元的行政处罚,并立即收缴了该罚款。关于缴纳罚款,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
a.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
b.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5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
c.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在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在2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d.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在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在5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答案及解析:c 行政处罚法第50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www.gaofen123.com
(2005年)
39.谢某对某公安局以其实施盗窃为由处以15日拘留的处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局向法院提供的证据有:报案人的报案电话记录、公安人员询问笔录、失窃现场勘验笔录、现场提取指纹一枚,及该指纹系谢某左手拇指所留的鉴定书。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对报案人所作的询问笔录应当加盖某公安局、公安人员和报案人印章
b.现场提取的指纹为物证
c.某公安局提供的证据均为直接证据
d.根据某公安局所提供的证据,可以认定其处罚决定证据确实充分
答案:b
考点:行政诉讼证据
详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第1款第4项,被告提供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询问笔录,应当有行政执法人员、被询问人签名或者盖章,无须被告公安局印章。据此,选项a错误。
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现场提取的指纹属于痕迹。据此,选项b正确。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划分是以能否直接说明案件的主要事实为标准。凡是能直接说明案件主要事实的某一证据为直接证据:不能单独直接说明案件主要事实,而只能间接证明某些相关事实的,为间接证据。某公安局提供的证据并不能直接证明谢某实施了盗窃行为,因此均是间接证据。
以间接证据作为定案根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其一,用来证明案情的间接证据必须真实可靠;其二,所有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即案件事实的基本环节都有相应的间接证据予以证明:其三,根据全部证据足以得出确定的结论,该结论应当具有排它性。本案中的证据只能证明存在失窃事实、谢某曾到过现场,但不能推出盗窃行为即谢某所为。因此,选项d错误。
评论:如果理解“物证”的内涵,选项b的正确性即可肯定。某公安局提供的证据证明不了实施盗窃的人就是谢某,因此选项cd错误。至于选项a,则只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判断了。但如果有点儿办案经验,选项a中加盖公安局印章似乎太过慎重,也可以排除。总之,本题应该难度不大。
40.一小区已建有a幼儿园,为满足需要,某区人民政府拟在该小区内再建一所幼儿园。张某和李某先后向某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张某获批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某区人民政府必须在受理李某和张某的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与否的决定
b.某区人民政府按照张某和李某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批准决定是不合法的
c.李某有权对某区人民政府批准张某申请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d.a幼儿园有权对某区人民政府批准再建幼儿园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c
考点:行政许可
详解:根据《行政许可法》第42条第1款,行政许可决定期限一般为二十日,但经本行政机关批准可以延长十日,而且“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选项a因没有考虑到期限延长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可能而错误。选项b因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第57条规定的“受理在先”原则而错误。
张某与李某存在竞争关系。一人获得批准,另一人必然不能得到批准。也就是说,区政府的批准行为涉及到了李某的公平竞争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第1项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据此,选项c正确。
在行政法理论上,只要行政行为是基于“竞争中立原则”作出,即使是对既存的经营者的既存利益造成了损害,也不能认为该行为涉及到该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权”。据此,区政府批准再建幼儿园的决定与a幼儿园不存在法律上利害关系(a幼儿园并不享有对该小区幼儿教育的专营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的规定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据此,选项d错误。
评论:选项ab的错误和选项c的正确都很好判断。选项d,是选项c极强的干扰性。粗看,似乎选项c、d类似,同对同错,所以部分考生习惯于从选项ab中寻找应选项。本题有一定难度。
41.潘某不服某卫生局的行政处罚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过程中,卫生局撤销了原处罚决定,潘某遂向法院申请撤诉,法院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一周后,卫生局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了与原处罚决定相同的决定。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潘某可以撤回撤诉申请,请求法院恢复诉讼,继续审理该案
b.潘某可以对法院所作的准予撤诉裁定提出上诉
c.潘某可以申请再审,请求法院撤销准予撤诉的裁定
d.潘某可以对卫生局新的处罚决定提起诉讼
答案:d
考点:撤诉
详解:在本案中,法院已经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诉讼已经结束,当然没有恢复诉讼的问题。恢复诉讼的前提是中止诉讼。据此,选项a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三条,只有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异议的裁定才可上诉,对其他裁定均不可上诉。据此,选项b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6条第2款,准予撤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原告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原准予撤诉的裁定,重新对案件进行审理。据此,选项c从程序意义上具有一定正确性;但从实体意义上讲,准予撤诉的裁定没有什么“错误”,选项c存在实体缺陷。卫生局又作出新的处罚,对该处罚,潘某当然可以起诉。据此,选项d正确。特别注意:选项d不违反《最部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6条第1款的规定,因为选项d中,潘某起诉的对象是新处罚,而非原处罚。
评论:本题的难度不大。
42.某乡人民政府对程某征收农民负担费用500元,县人民政府经复议将费用减为400元。程某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征收400元的费用违反了国家规定的不得超过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5%的标准。法院应如何处理此案?
a.变更县政府的决定,确定应交纳费用的具体标准
b.确认县政府的决定违法,责令乡政府重新作出决定
c.撤销县政府的决定,责令乡政府重新作出决定
d.撤销县政府的决定,责令县政府重新作出决定
答案:b
考点:判决类型
详解: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变更判决的适用条件包括:被诉行为是行政处罚;该行为合法;该行为显失公正。本案中,被诉行为是行政征收,且该行为违法,当然不能作出变更判决。选项a错误。
撤销判决是被诉行为违法的情形下作出的基本判决类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0条第3款、第57条第2款和第58条的规定,确认违法判决只能适用于不能采用撤销判决的情形。本案中,法院经审查认为县政府的复议决定违法,而县政府的复议决定不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0条第3款、第57条第2款和第58条规定的情形,因此应当作出撤销判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上一篇:司法考试刑法历年试题及解析(1)
+《司法考试行政法历年试题与解析(1)》相关文章
- 司法考试行政法历年试题与解析(1)
- › 09司法考试三校特训班航天题第一套试卷及答案解析
- › 2009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卷一)(1)
- › 司法考试宪法历年试题与解析(1)
- › 司法考试三国法历年试题与解析(1)
- › 国际私法司法考试历年真题(1)
- › 司法考试宪法学历年试题解析(1)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司法考试行政法历年试题与解析(1)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司法考试行政法历年试题与解析(1)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司法考试行政法历年试题与解析(1)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司法考试行政法历年试题与解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