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 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的理论依据。 “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来,在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是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的。后来,大小:504 KB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相关下载
-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 内蒙古巴林左旗2017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 内蒙古巴林左旗2017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 › 内蒙古巴市一中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内蒙古巴市一中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内蒙古巴市一中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内蒙古巴市一中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内蒙古巴市一中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