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阅 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7题(20分) 孟浩然的疏离 ①“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夜来去。” ②《夜归鹿门歌》是孟浩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特色,用闻一多先生话来说就是:淡到看不见诗。起笔平平写去,从黄昏□□的渡口,到月下□□的松径,似乎不过是时间的推移与空间的转换;前后平仄两组韵脚把诗切割为两个部分,照应了时空转化;作为过渡的“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一句,平淡的叙述中,同样让人感到“切割”的意味:诗人仿佛正把自己从喧闹的尘世中剥离出来,投身于另一个寂静而不免于荒凉的世界。,大小:219 KB
+《上海市重点中学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相关下载
- 上海市重点中学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 上海市重点中学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上海市重点中学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上海市重点中学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上海市重点中学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上海市重点中学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