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教育范文汇报体会我和《儿童文学》书的故事

汇报体会

当前:首页 >> 我和《儿童文学》书的故事

我和《儿童文学》书的故事

日期:10-20 11:20:24 | 汇报体会 | 浏览次数: 934 次 | 收藏

标签:学校汇报材料,http://www.gaofen123.com 我和《儿童文学》书的故事,
  我和书的故事
  在书架角落,静静躺着一本寂寞的书,上面满是尘土,还有些岁月的沧桑;翻开泛黄的页面,抖落的是尘土,拨动的却是年轮的琴弦;那里记载着年少的懵懂和憧憬,承载着曾经的理想和希望;时光悄悄地流逝,那年那月已渐渐模糊,那曾经尘封的故事、那梦想、那追求却越来越清晰……
  搬家后已经很久没有整理书房了,前几天心血来潮,将书架上的书籍归类,忽然记起原来搬家时装在扁丝袋中的还有一包书好像没有上架。翻遍整个可以堆放杂物的小屋,终于在角落里挖出来“满是寂寞”的扁丝袋。袋中没有多少“宝贝”,大多都是读初中时候的教科书笔记本之类的,无意间捡起手边的一本不太起眼的书,这书是16开的,封面已经有些破损,页面已经泛黄,这是我在初中时候征订的唯一一份杂志——《儿童文学》,由于页面目录已经破损,看不清第几期,但我知道这是88年我读初中时征订的杂志。
  轻轻翻开那泛黄的书本,里面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的连载故事已经不能带给我多少的惊喜,但却激起了我记忆深处的那尘封已久的故事。
  我的初中是在离我家18里远的另外一个镇上读的,当是因为有重点中学(那时候初中就叫中学),小学升初中成绩好的各学校有一两个可以参加重点中学考试的名额,后来我阴差阳错的就去了那里去读初中了。因为家里穷,父母工作也忙,在我的记忆中他们从来不来接送我上学,每次我都是跨在老式的26寸的永久牌自行车的横档来来去去,当时星期六下午上两节课,因为住校,每当星期六的下午第一节课读书心思老早就没有了,铃声一响焦急的等老师布置好作业,快速的跑向寝室,拿起早在早上就整理好放在床上的袋子,就直奔车棚而去,大家“归心似箭”由此可见一斑。
  读初中时,我们大都比较紧张,但我们也有最最想去的地方——阅览室。记得当时每周二的第2节课是阅览课,第一节下课大家又要“打冲锋”了,想“抢”一本刚刚上架的新书,但阅览室的管理老师——好像姓林——一个不苟言笑的老师,总要批评我们不够文明,有时候我们还不得进内,一直到他在里面整理好前一班学生离去时的“狼藉”,我们才可以入内,但这时已经是快上课了。(那时候好像觉得那阅览室管理员是个最牛的最理想的职业,可以一边拿着工资一边在上班期间不停地看书,而且这书自己还不用买。)学校里有阅览室我是在初中时第一次见到,觉得那真的很大,左边、后面竟然摆着一整排的书架,那上面的书都是蛮新的,比如科技博览、儿童文学、健康与生活等,那都是我们最想抢着看的书(正是在初中阅览课上读的这些杂志的知识我记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成为我炫一炫的资本)。除了上阅览课,我们每人还有一本借书证,每周还可以借两本书,但除此之外我们是不能随便进出阅览室的,否则会挨骂的,因此对于阅览室我们总是充满着期待和神秘,我们不仅仅对书充满期待,甚至于对图书管理老师也充满着羡慕,在课余饭后图书管理老师的神秘个人经历竟然也成为频率比较高的话题了,有时候下课了我们还常常故意到阅览室门口去玩,希望有一个机会去帮帮林老师就是整理一下书也行,那样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阅览室,甚至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去张一眼内室——图书储藏室,据消息灵通的同学透露,那里面的书是应有竟有,那高到天花板的书架就密密麻麻的放了一个教室。
  也正是在这个阅览室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这么多的课外知识,学会了一个人静静的品读,学会了看书与做人的道理。林老师一般轻易不会走进我们的教室,但也有例外,比如征订杂志,他的话我们一般都比较听,什么杂志好,值得一订,我们都喜欢由他推荐,因为他是权威。《儿童文学》也就是那个时候订的,就订了一年,后来因为想想家里给我读书不容易,我就再也舍不得订了。但那书订了后,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来,其他同学有另外杂志到的时候,我也会争着去看有没有我的《儿童文学》,到阅览课时我不会再看这《儿童文学》了,因为那会浪费我自己订的,但我一定会看看是不是新一期的,因为万一阅览室上架了那我自己订的肯定也不远了。当我渐渐忘记自己订的杂志时,冷不丁的会到来一期,那日子可真充满快乐,那书我会在第一时间快速的看完,甚至于角角落落的广告都会一字不赖,看完了还要让其体现价值,与同学交换着看原本很想看但不好意思开口的书,因为现在有了交换的砝码,腰杆就可以挺一挺了。
  我后来将我自己订的书收集起来,放在家里,没书看的时候再拿出来一字不落的看看,到最后每一期的杂志我都要看好几遍。不是我想体现我如此爱看这书,而是那时候确实不太有书看,父母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来都没有想到给我去买些书,我唯有找机会到阅览室去借,到同学那里厚着脸去借。记得有一次,坐在我后面的一个同学告诉我只要在考数学时将答案写在纸上传给他,他就将家里的《书剑恩仇录》借给我,我想都未想就答应了。可没想到后来他被监考老师抓了,最可恨的是他还连累了我,害的我被老师一起狠狠的批了一顿。而我那同学呢为了表达对我的歉意,竟然将家里他老爸珍藏的《金庸全集》都搬来了,其他同学眼红了要看,也要不停地求我直到我看好了才可以看。
  那个时候谁家书比较多,那他一定在同学中的地位就高,时不时可以拿借书来要挟一下,搞得大家心里痒痒的,唯有拍他的马屁。到来读师范时这现象稍稍好一点,因为我见到了更大的阅览室,不仅仅是阅览室,还叫图书楼,整幢楼都是书,那还用愁看书的问题吗,只要你想看。那里也有《儿童文学》,但我看看却没有以前的那种兴奋了,而且觉得故事也不太精彩了。但其他的书我还是比较喜欢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好多书都是在师范的阅览室里借的。
  到了工作,学校有图书室,也可以不时的借一些书,但因为自己工作了,因此还是喜欢不时的买一些藏在家里,随着年龄的增加,所选择的书也各不相同,从纯粹的小说到教学类的书籍,从励志类的到哲理性的,看看十年前到现在喜欢看的书,有时候自己会给自己一个嘲笑,那时候怎么会喜欢那书呢?就像写教学论文一样,看看早些年写的论文,总觉得写的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变得毫无价值了。或许这就是生活,随着时间的变迁,随着社会文化的洗礼,人的文化品位也会变。
  十年前的书也好,五年前的书也好,好多书都已经渐渐开始泛黄,在那本本泛黄的书的背后让我回想起一个个读书的故事,一次次的激起了对书本的那种渴求,虽然我汗颜的是最近缺少了原本对读书的那份期盼和激情,但看着这些原本陪伴我成长的伙伴,总有一股子亲切油然而生。看着这些泛黄的书,我也油然感到一丝内疚,想想小时候缺书少钱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去借来看,可一旦有那看书的条件时却又少了这份浓郁的激情。有时候将书放在床头、案头,在睡觉之前看看,这当然是一个更高的境界和习惯了,但即使这样我以为也无法体会到小时候的那份对书的挚爱和激情,有的只是谈谈的将它融入到日常的一种生活。或许生活原本就该是这种味,激情只是过眼浮云,恒久的平淡才是真实的自我……
 

+《我和《儿童文学》书的故事》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汇报体会 更新

汇报体会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