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中的3个:藏、卧、旅
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之间的关系。
3、体会李四光的好学好问、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1、板书课题,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
齐读课题
2、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觉得文章仅仅是在写大石头吗?
3、你了解李四光吗?出示资料简介
4、李四光和大石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流利。对于文中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检查反馈:
老师把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找出来了,你找对了吗?
著名、捉迷藏、悄悄、躲闪、大坑、卧进土里、推动、旅行、考擦、遗迹、研究、震惊、长江流域 地质学家、陨石、冰川、秦岭、第四纪
先自由朗读
指名小老师带读,要求读音标准
齐读。
2、老师把最后一行词语变成了红色,因为它们是地质学上的专有名词,比较特殊。让我们一起读好它们。
3、指明分意义段读课文,思考:李四光和大石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过渡:原来,李四光和大石头的故事是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发生的,这部分内容在课文的第几小节?请你仔细地读一读。
三、学习第2 小节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玩的时候,李四光发现这快石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2、让学生体会有关句子。抓住“巨石、孤零零、遮得严严实实”
3、是啊,每次捉迷藏这块大石头都和他们一起玩,像朋友一样。在这里玩的时间久了,李四光就对这个朋友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4、和李四光一起玩的小朋友还有很多,为什么只有李四光觉得这块石头奇怪呢?
(会观察、会思考、会提问)
过渡:那么这块石头到底奇怪在什么地方?李四光对它产生了哪些疑问?请你把问题找出来读一读。用~~~~
四、学习3-9小节
1、学生交流李四光的问题,教师归纳: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2、学生自由朗读这些问题,你能读出问的语气吗?
指名读,齐读。
3、李四光提的这些问题有没有依据呢?(会思考、会观察、会提问)
2、读了刚才这些问题,你觉得把他们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什么问题呢?
4、面对这一连串的疑问,他会想什么办法解决呢?请你继续读课文。
5、交流:
请教老师:在老师那里得到答案了吗?请你读读老师和他的对话。可以同桌互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
问老师,老师也说不上来,那怎么办呢?
请教爸爸:说不清楚
有关这块巨石的疑惑,老师和父亲都没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那怎么办?
看来就只有自己想了。可谁又知道,童年时无意中的一个疑问一想就想了好多年啊!最后的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生字书写
藏、卧、旅
三、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在教学时,设计的思路比较清楚:围绕“玩中产生疑问——请教老师、爸爸解决——自己想——去国外学习后猜测——回家乡专门考察,终于得出结果”这一线索展开。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1、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我常常只考虑这堂课该怎么上,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说对全文的解读比较片面。所以往往造成课堂上总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够放开。对三年级的本体目标比较明确,但是年段特色不够明显。
2、在处理教材的时候,我过多地关注的是教材本身的内容。其实不仅要关注这些,更多地要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因此,提的问题要集中,抛出去的问题一定要有把手,能让学生获取“信息”,考虑要提升学生什么样的思维能力。
通过专家的指点,和各位老师的点评,我不仅对这堂课、这篇课文有了新的认识,而且相信在三年级其他课文的教学中有了新的教学理念。《《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上一篇:《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下一篇:《赶海》教学反思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