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范文网知识常识教育学习古代文学重点总结(七)

教育学习

当前:首页 >> 古代文学重点总结(七)

古代文学重点总结(七)

日期:10-31 19:31:13 | 教育学习 | 浏览次数: 919 次 | 收藏

标签:教育学习,http://www.gaofen123.com 古代文学重点总结(七),

肌理说

清代作家翁方纲的论诗主张。他认为王士稹的“神韵说”的问题在于空泛,沈德潜的“格调说”毛病在于食古不化,所以他提出“肌理说”,为诗“必以肌理为准”。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以弥补“神韵”、“格调”等说法的不足。

阳羡派

清词流派之一,为陈维崧所开创。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轼、辛弃疾,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因其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蒋士铨等,此派的词作反映了民生疾苦,风格粗犷豪放,但沉厚含蓄不足,往往流于粗率。

浙西派

清词流派之一,浙西词人朱彝尊所开创,重要作家有厉鹗、项鸿祚等。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最高标准,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词风醇雅清丽。朱彝尊的论词主张和词作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等及他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厉鹗继承了朱彝尊的主张,认为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的清婉秀丽词风胜过以辛弃疾为代表的慷慨豪放词风,与朱彝尊所不同的是,他的词中孤寂冷峭的情调更为突出。

常州派

清词流派之一,由常州词人张惠言所开创,周济又进一步加以发展。乾嘉时期,词坛中注重质实的风格取代了清初词坛的感伤和激情风格,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崛起,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主要还是表现个人生活和遭遇的曲折吐露,他所提出的恢复风骚传统的愿望很难从根本上实现,他的词气势雄健,风格俊逸,词风较为质实,但其内容范围仍然比较狭窄,意旨较隐晦。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 “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服务当代政治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刘大櫆是方苞的弟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姚鼐对古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融合和总结,使之更加具体化。他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还提出“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合落到实处;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姚鼐不仅发展了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且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桐城派散文体系,有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四大弟子”。

“文笔论”派

是清中叶随着骈体文的兴起,在封建正统文学内部出现的一个文艺派别。它提倡偶语、骈文,试图从理论方面为骈文的发展提供根据,对“桐城派”的文风传统起了瓦解作用。阮元是此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主张诗文须根柢经史,并且特别注重《文选》之学。文笔论是汉学家以骈文与古文家争天下的理论武器,而阮元则充当了文论战线上代表人物的角色;在骈文复兴的潮流中,文笔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讽刺小说

作者采用嘲讽的态度,讽刺敌对的事物、势力或思想的一种小说。开讽刺小说之先的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但真正奠定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基础的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部杰出的讽刺小说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一方面是受了前代文学中讽刺手法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当时封建社会的日益腐朽有密切关系,社会愈黑暗,讽刺小说愈发展。《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讽刺小说的典范,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开创了一个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的先例,晚清的长篇谴责小说大都受到它的影响。

铸雪斋抄本

是现存能确定具体年代的时代较早的一部《聊斋志异》抄本,抄者是历城张希杰,“铸雪斋”是他的斋名。此抄本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全书共十二卷,收目488篇,其中有目无文的14篇,实收作品474篇,较后来的赵氏青柯亭刻本多出49篇,在文字和各篇的篇排次序上,与原稿基本一致,是研究《聊斋志异》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目前保存作品较完整的抄本之一。

“花妖狐魅,多具人情”。

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聊斋志异》一书的评价,鲁迅说:“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脂评本

即《红楼梦》八十回本。在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刊本问世以前,这部长篇小说以八十回本的形式在群众中流传。这种钞本除正文外,大多附有各种形式的批注,有回首总批、眉批、夹注、正文下面的双行批注、回末总批等,批注者的署名以脂砚斋和畸笏叟为多。因此,这种八十回的抄本系统,就简称为“脂评本”或“脂本”。

程甲本

乾隆五十六年,程伟元和高鹗将《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第一次以木活字刊印,开始了《红楼梦》的印本时代。印本全题为《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有程伟元和高鹗序,这就是人们所称的“程甲本”。

雅部和花部

清代乾隆年间,北京、扬州等地的封建士大夫因昆腔曲调婉转,文词典雅,而把它称为“雅部”。昆腔以外的地方剧种,如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二簧调等,曲调粗犷、语言通俗,则被称为“花部”或“乱弹”。地方戏不登大雅之堂,被统治者排抑,昆腔则受到钟爱,给予扶持。花部剧种处在附属地位,主要在民间演出,但在乾隆年间,花部取得了绝对优势地位,雅部逐渐消歇。

弹词

明清时期的一种曲艺形式,因用三弦、琵琶等弹拨乐器伴奏而得名。弹词由宋元时的词话发展而来,体制有说、表、弹、唱四部分组成,说白部分为散文,唱词部分基本上是七言韵文。弹词多为长篇,主要说唱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它主要盛行于南方,在语言上有“国音”、“土音”之分,代表作品有《天雨花》、《再生缘》、《珍珠塔》等。

鼓词

主要流行于北方的一种韵白相间的民间说唱文学形式,因用鼓伴奏而得名。说用散体,唱为韵文。其唱词一般为七言和十言句。鼓词的内容丰富,或写金戈铁马的英雄传奇,或写公案故事,或写爱情婚姻题材,甚至还有滑稽讽刺性的调笑作品,更多的则取材于历史演义和根据以往的文学名著进行改编。现存最早的鼓词是明代天启年间刊行的《大唐秦王词话》。明末清初贾凫西作《木皮散人鼓词》,是首次以鼓词命名的文人创作,作品剪裁精当,笔锋犀利,语言诙谐活泼,已是鼓词雅化后的佳品。


作者: 来源:

上一页  [1] [2] 

TAG:文学  

相关分类

教育学习 更新

教育学习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