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范文网知识常识教育学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技巧

教育学习

当前:首页 >>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技巧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技巧

日期:10-31 19:37:21 | 教育学习 | 浏览次数: 520 次 | 收藏

标签:教育学习,http://www.gaofen123.com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技巧,

  孩子,你为什么不理我?

四岁的聪聪从幼儿园回到家,一脸委屈:

“妈妈,今天童童欺负我,把我的衣服撕破了,他……”

妈妈生气地说:

“你真笨!哭什么哭?回来哭有什么用?为何不把童童的衣服也撕了?”

奶奶赶紧把聪聪抱在怀里,说:

“噢,宝贝别伤心啦,奶奶明天去跟老师说。”

当小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时,家长大多不是骂,就是哄;却很少想到静下心来,用心倾听,了解、接纳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其实,当孩子遭遇挫折、沮丧、委屈和失败的时候,他最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批评,更不是教训;而是一个值得他信赖的人,让他哭,听他说,了解他,接纳他……

孩子与成人一样,如果父母能倾听他们说什么,他们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有被尊重的感觉;他们就会反过来尊重自己的父母,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

有一位青春期孩子的母亲,流着泪跑来求助,说已经半年多了,儿子在家中几乎不愿与自己说一句话。她非常伤心,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我见过不少苦恼的青春期孩子父母,他们苦恼的根源都是无法与孩子沟通。孩子小时候,他们习惯于以父母的权威教育孩子;现在孩子长大了,根本就不理睬父母,父母发现自己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根本就无法实施。

这些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说”得太多而“听”得太少。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固定的沟通模式,这个模式是在孩子从小与父母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当孩子小时候,愿意告诉父母自己内心的想法时,父母没有用心去听;等到他渐渐长大,不习惯也不愿意跟父母诉说自己时,父母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成了陌生人。

亲子沟通的关键是“倾听”,许多孩子不愿跟父母说心里话,原因在于父母的主观武断。往往孩子刚说了个开头,父母就急急下结论,劈头盖脸一顿教训,让孩子觉得是自讨没趣,以后自然就不愿再说。

倾听,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倾听,更是亲子沟通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希望孩子听话之前,父母须以一颗慈爱的父母之心,耐心地先去倾听孩子!

你会和孩子沟通与交流吗?

如果你以为“沟通”等于和孩子谈话,那么,你就错了。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你的孩子会从你身上获取很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来源如下:

你所说的话

你的语调——大声或者小声,严苛或者低吟

你的手势、动作

你的面部表情

小孩需要观察、聆听,然后再对你的信息进行反馈。此外,宝宝还在这个过程,自己慢慢判断,自己应该什么时候接话。

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其实比你所说的话更有作用。家长应该在镜子前留意一下自己的日常表情。看看自己的情绪是怎样“写”在面上的。你是不是会皱眉头、微笑还是没有什么表情?和宝宝说话的时候,保持微笑,能让小朋友比较容易接受你所要表达的信息。

试验一下

找一个好朋友,半蹲跟他谈话。你就感到,当谈话的另一方有“君临天下”的气势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很不自在。其实,这和小朋友的感觉是一致的。所以,跟小朋友沟通的时候,应该蹲下来,尽量保持水平一致,这样,小朋友就不会感到很大的压力。

关心

小朋友能从你的动作中,了解你是否真的在意自己。而当小朋友开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和小朋友沟通。虽然每个家长都会很关心小朋友,但是,随着小朋友慢慢长大,家长关心孩子的方式应该随之而发生变化。

当孩子5岁的时候,他很喜欢爸妈拥抱或者是逗玩。当你拍打他们肩膀,玩他们头发或者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的时候,他们都会为之感到高兴。而当小朋友进学校的时候,你在后面微笑着跟他挥手告别,能让他感到爸爸妈妈很在乎自己。

你知道吗?

多于80%的13岁以下的小朋友会跟自己的宠物说自己的感受,而并非告知父母或朋友。

沟通的方式

缩小距离——谈话的时候和小朋友的距离应该在一臂之内。如果距离太远,小朋友可能不能完全接受到你的信息。

首先叫孩子的名字——这让才能首先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让他清楚你要谈话的对象是他。例如,如果要叫小朋友过来,应该是“汤姆,过来一下”,而不是“过来一下,汤姆”。

指令应该用积极的表达方式。例如:当你要叫孩子收拾东西的时候,你应该说“把东西整理一下吧”而不是“不要把东西弄乱”。

指令要清楚明白——不要把话说得太迂回。要直接、清楚、明白。

保姆式教育 让亲子难沟通

近日,某中学老师对班上的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提出的问题是“你放学回家,家长问的第一句话是什么?”80%左右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作业多不多”和“在学校吃得怎么样”。专家指出,这一回答反映,家长普遍走进了“保姆式教育”的误区。

孩子在校差不多一整天,回到家后家长和孩子交流的第一句话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却能反映出家长最关心孩子的是哪个方面。专家称,其实学生内心对家长都是有爱和依赖的,只是长期以来,家长把关注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上,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于是家长在孩子眼中逐渐成了“保姆”。

专家指出,如今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关照得过于仔细,但孩子的心理素质却越来越差,考试焦虑、过度关注自我的公众形象、担心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大量存在,原因就在于家长很少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家长和孩子交流时,不妨提些“你今天向老师提问了吗”、“有没有和同学探讨难题”之类的问题,以引起孩子交流的欲望。此外,对于孩子的喜好,家长不妨多些关注和了解,以便寻找共同话题。

亲子沟通先理解孩子的情绪



理解孩子的情绪

妈妈:你今天看上去很生气。

罗南:我是很生气!

妈妈:你心里感觉有点不舒服。

罗南:你说对了!

妈妈:你生某人的气。

罗南:是的,我生你的气。

妈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罗南:你没有带我去参加小小联盟比赛,但是你带史蒂文去了。

妈妈:是这个让你生气啊,我打赌你一定在心里说:“她爱他超过爱我。”

罗南:是的。

妈妈:有时你真的那么想。

罗南:我确实会这么想。

妈妈:你要知道,亲爱的,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应该过来告诉我。

当孩子生气的时候,告诉他们,“你感觉很生气。”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感如何用词语表达出来,他们会觉得你能体会他们真实的想法,关心他们真实的想法。有时,理解孩子的情绪可能就已经足够解决问题了。

有些时候必须要有限制。当四岁的玛格丽特想割掉猫的尾巴“看看里面有什么”时,他的父亲接受了她的科学好奇心,但是毫不迟疑地阻止了她的行为,“我知道你想看看它里面什么样子,但是猫儿的尾巴是不能割掉的,让我们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张图来告诉你它里面什么样子。”

当妈妈看到五岁的特德在起居室的墙上乱画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想揍他,但是他看上去那么害怕,她不忍心过去打他,于是她说:“不,特德,墙不是用来画画的,纸才是用来画画的,给你三张纸。”妈妈开始擦墙,特德非常感激,说道:“妈妈,我爱你。”

有用和无用的训诫方法

在训诫孩子的时候,父母有时会制止不良行为,但是却忽视导致该行为的驱动力。限制如果是在愤怒的争吵中作出的,往往没有条理,不连贯,并且无礼。甚至训诫有时是在孩子几乎不可能听得进去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说出的话也最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抗。那样经常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不仅他们的行为遭到批评,连他们自己也不是好人了。

当我们用有用的方法训诫孩子时,我们帮助他们,不仅关注他们的行为,也关注他们的情绪。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但是要限制、指导他们的不良行为。在作出限制时,态度既要保持父母的自尊,也要保持孩子的自尊。限制既不能专断,也不能反复无常,而是要有教育意义,能塑造人品。在实施限制时,不能使用暴力或者过度的愤怒。孩子对限制的反感应该能够预料到,并且要理解他们的这种反感,不能因为孩子怨恨禁令而额外惩罚他们。

这样的纪律可能会使孩子自愿接受限制和改变某种行为。从这个意义来说,父母的训诫可能最终带来孩子的自律。通过认同父母和父母体现出来的价值,孩子内心会获得自我调整的标准。

孩子不听话家长该如何沟通

父母说东,孩子指西,父母说左,孩子偏要转右……小家伙看起来似乎就是存心在跟父母作对。如果父母坚持原则,他甚至可能倒地哭闹,折腾不休,直到父母完全妥协,这才罢休。为什么父母的话孩子就是不听?是他天性顽劣,还是父母管教无方呢?

我们来看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饭菜都快凉了,孩子还不肯离开电视机,非要看完他正在看的动画片,于是,妈妈一再地催促,情急之下又由催促转为呵斥,心头的火气在一点点地累积。而小家伙对妈妈那些苦口婆心的诸如“饭菜凉了,吃了肚子会痛”,“看电视时间太长了,眼睛就要坏了”之类的劝说一概置之不理,继续赖在电视机面前不动窝。看到小家伙这样油盐不进,爸爸终于控制不住情绪,火了,“啪”一声关了电视机,拎着小家伙上了饭桌。小家伙拳打脚踢,哭闹不已,虽然被强行塞进去几口饭,但是,他一直抽抽搭搭的,含在嘴里不肯下咽,咽下的也是一肚子的怨气。这样一来,一顿饭吃得大家都火冒三丈,好不心烦。

[1] [2]  下一页

TAG:沟通技巧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技巧》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教育学习 更新

教育学习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