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范文网知识常识综合知识“圣经文学”Bibles as Literature 的特质和影响

综合知识

当前:首页 >> “圣经文学”Bibles as Literature 的特质和影响

“圣经文学”Bibles as Literature 的特质和影响

日期:10-31 19:31:30 | 综合知识 | 浏览次数: 961 次 | 收藏

标签:综合知识,http://www.gaofen123.com “圣经文学”Bibles as Literature 的特质和影响,

  第一节  四大代表作

一、内容梗概:
1、《创世纪》体现的是人类的创造性、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即指摆脱必然,能够打破一切,再自由地创造一切。
2、《出埃及记》体现宇宙的唯一性、规律性。
*以规律来统领唯一。在终极上,人类皆为一体。苦痛、快乐和死亡,都只是存在的过程。
3、《约伯记》体现的是人类本质的不可知性。
*人性究竟是恶呢,还是善?
4、《传道书》讨论的是宇宙和人生的终极性价值问题。
*《传道书》片段欣赏:
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岂有一件事人能治者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并没有质的变化。人生也是同样。“过去的已不复存在,现在的也将消失于未来”。所以才要思考,个体这一遭,整个人类,甚至整个宇宙,价值究竟是什么呢?

二、主题思想
人与上帝的相互关系。“圣经文学”的主题是文学所能描写的最伟大者:上帝、人、实体宇宙、人类道德、冥冥世界、人类终极命运等问题,以及各个交互的关系。

三、上帝形象
(一)文本漫谈
从文本看上帝Jehovah的本质:
*可以说,他是人类丰富而深邃的生命体验的浓缩,是人类对宇宙终极性而上的把握。
1、既具有男人的形象,又是一个无形的抽象实体(有形又无形、具象又抽象)。
*文本中有其形象的暗示,但有时又出现与其相违背的文字。上帝说“我是自有永有的”,这其实是一种抽象的表述。并不用视觉的形象加以表现。所以,犹太教也进而产生了形象制作的禁忌。他们反对在物质形象中崇拜上帝。因为上帝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并且,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形象都是不足以传达上帝的形象的。从而证明了上帝是大于一切的。
这种状况归结在审美上:首先,上帝之声可闻,而其形象却不可见。我们知道,耳与目都是审美获得的重要器官,他们将听觉驾于视觉之上,体现了他们独特的一种审美观。然后是对形象的禁忌,导致了这个民族在审美追求上,绕过对具体物形的追求,而是在超验的领域,作一种形而上的精神追求。
2、既是人格的又是神格的(上帝是人又超于人、上帝是人又是神)。
*同样具有情感、意志的人格神。对以色列人的厚爱,以及公正和严厉。他发怒的可怕后果,并不是人所能造成的。由此说明,其意志和情感分明又超越了人性。——这是上帝形象上的另一个悖论。
3、上帝是世界的源头,是宇宙的终极,是万物的最高本质。
*从文本中看,天下万物都是属于神的。上帝就是开端,就是终极。人类渴望知道终极,而得不到,便说出了上帝。上帝就是宇宙规律。就是道、理念,就是宇宙的最高本质和根本大法。
(二)理论归结
1、外形:单一性,模糊性。
*单一性是指上帝没有神际关系,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这是犹太教一神观的一种体现;模糊性是指上帝的形体模糊、性别模糊,来无影去无踪,以自然现象显示,但是人们以为,任何具体的形象都会损害他,降低他。越是什么都不是,才越有可能什么都是。
2、内蕴:
(1)历史具体性。
*上帝是伴随着希伯来人的历史的,是对民族历史的折射和归结。
(2)哲学抽象性:
a、终极性(本体性);
*上帝无所不在,存在于万物之中。他至高无上,又超绝于万物。人类希望他是统领万物、涵盖万物又超越万物的宇宙的终极。
东方喜好探索终极,所以便产生了很多的神祇。
“已知的世界属于科学,未知的世界属于神学,两者之间的属于文学。”
在自然科学达不到的地方,便产生了神。心的无限扩大,便自然产生了神。包含着开始的、结束的终极,以及运行形式的终极。所谓神,就是以微观的东西,对宇宙万物进行宏观的表征。抽象的东西,也就是想象的东西。
b、无限性(永恒性);
*所谓“无限性”,主要是从西方的宗教来看。
religion,源自拉丁语Religio(n),其意是指由县与无限的联系,其中re是“再次”或“重新”之意;而ligion为“结合”之意。
神学Theology,从希腊文(Theologia,由 theos“神”和logos“理性”二词合成)来讲,是指人的理性对神的解释,是有限的人对无限本质的认识。神的概念因而不过是人类表达“绝对、无限” 的一种符号、象征或类似。
人通过神把握终极,融入无限。
c、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即我们人自由自在地控制、创造、毁灭世界,认识和把握终极。
“个体的人最强烈的冲动,就是不再成为个体”。要涵盖成为整体,使无限绵延。
说起来,热爱集体,其实是个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表现。这并非伦理道德问题。当一个人创造的价值越大时,价值与其本身的关系也就越小了。
d、至善性。
*宇宙的运行,究竟有没有一个终极的运行方式?
上帝的毁灭和创造,都是按着善的规律。爱因斯坦说他相信“世界秩序之上帝”;伏尔泰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创造出一个”;泰戈尔也说“没有神,世界将会一片混乱”。
所谓“至善性”,是过程运行的终极性形式,是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至善的结合。
人类是主体的自然,自然是客体的自然。
十戒的核心是善,《约拿书》是讲民族团结的,还有《路得记》也是。上帝的本质其实就是希伯来民族的本质。也是人类的本质。 “上帝起源于人类的缺乏感。人缺乏什么,上帝就是什么。”(费尔巴哈)
人类最原始的哲学,其实就是神学。


专题二  “圣经文学”Bibles as Literature 的特质和影响(下)

第二节  “圣经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以《圣经?旧约》为代表的希伯来文学和中国文学、印度文学和希腊文学并列为世界四大文学宝库。
一、古希伯来文学与古希腊文学一起,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被称之为“二希”。
1、“二希”和“两希精神”
二希:指西方的希腊和东方的希伯来。它们是影响西方文化和文学的两大源头和传统,因此,也称为影响西方的希腊传统(希腊罗马的古代传统)和希伯来传统(希伯来基督教的中古传统)。
两希精神:是指希腊的科学精神和希伯来的宗教精神。它们是影响世界的两种力量,并且都是以人类完善为终极目标的。希腊精神最为重要的理念是如实看清事物的本质,其主导思想是意识的自发性;希伯来精神最主要的则是行为和服从,其主导思想是严正和良知。
2、希伯来文学是孕育西方近代文化的母体。
具体表现在:它的传播和翻译,推动了西方许多国家文字的形成和语言的规范化;它的思想观念还渗透到西方社会各个领域,甚至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法规和道德准则。如政治思想—— “原罪”(人性恶)观念影响了西方法制社会的形成,法律(即契约)高于伦理;如文化精神——“罪与罚”观念造成了西方文化精神中渎神意识和忏悔意识的交织并存等。
*原罪,即人类最原始的罪恶,即人类第一次犯罪,从此人性不再纯洁,并且人不能自救。上帝让其独子耶稣流血受难而死来付出赎价,而人要不犯新罪来补救,否则末日审判就要下地狱。原罪后来成为西方关于人性恶的象征性、抽象性表述;西方文化的罪恶色彩和西方道德的自律特质也由此积淀而成。

二、它成为东西方文学艺术的宝库,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作家、诗人和艺术家。
中世纪的教会文学和宗教艺术大都取材于《旧约》;近现代的许多作家和诗人(如歌德、托尔斯泰、弥尔顿、拜伦、艾略特、卡夫卡等)借助于《旧约》的故事和技巧,创造出许多优秀作品。(对于卡夫卡,有人说他的作品通篇都是对《约伯记》作注,所谓“好人受难”母题!)

三、西方文艺典故的四大源头——古希腊罗马神话,伊索寓言,莎氏剧作和圣经故事。可见,圣经文学提供了世界性的成语典故,极大丰富了各国语言的内涵和表现力。如乐园、禁果、十戒、先知、福音、洗礼、忏悔、复活等词的出现。

四、通过穆罕默德和《古兰经》,影响了伊斯兰文化艺术。伊斯兰基本教义有犹太教的影响;《古兰经》中的文学故事大都来自《圣经》。


作者: 来源:
TAG:文学  影响  圣经  

+《“圣经文学”Bibles as Literature 的特质和影响》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综合知识 更新

综合知识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