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yujia),又作瑜珈,原为梵文“yoga”的中文音译,本意是合一、连接、结合;即中国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瑜伽在印度也是一个身心修练的通泛名词。有一段时期进行各种身心修练的人不管任何派别,都被尊称为瑜伽士(Yogi,女性为Yogini)。
瑜伽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瑜伽的基础建筑在古印度哲学上,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
www.gaofen123.com阅读配图
瑜伽的最终目标就是能控制自己,能驾御肉身感官,以及能驯服似乎永无休止的内心。感官的集中点就是心意,能够驾御心意,即代表能够驾御感官;通过把感官、身体与有意识的呼吸相配合来实现对身体的控制。这些技巧不但对肌肉和骨骼的锻炼有益,也能强化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过激发人体潜在能量来促进身体健康。
瑜伽 - 历史
瑜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唯一的经典是根源自公元前两百年的著名瑜伽之祖帕坦伽利(Patanjali)所著的《瑜伽经》(瑜伽的重要理论著作)。考古学家曾在印度河流域发掘到一件保存完好的陶器,上面描画着瑜伽人物做冥想时的形态,这件陶器距21世纪至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可见瑜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起源
在古老的印度,高僧们为求进入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经常僻居原始森林,静坐,冥想。在长时间单纯生活之后,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再从生物的生存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逐步地去感应身体内部的微妙变化,于是人类懂得了和自己的身体对话,从而知道探索自己的身体,开始进行健康的维护和调理,以及对疾病、创痛的医治本能。几千年的钻研归纳下来,逐步衍化出一套理论完整、确切实用的养身健身体系,这就是瑜伽。
前古典时期
由公元前5000年开始,直到(犁俱吠陀)的出现为止,约有3000多年的时期,是瑜伽原始发展,缺少文字记载的时期,瑜伽由一个原始的哲学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修行的法门,其中的静坐、冥想及苦行,是瑜伽修行的中心。
古典时期
由公元前1500年《吠陀经》笼统的记载下来,到了《奥义书》明确的记载瑜伽,到《薄伽梵歌》出现,完成了瑜伽行法与吠檀多哲学的合一,使瑜伽这一民间的灵修实践变为正统,由强调行法到行为、信仰、知识三者并行不悖。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印度圣哲帕坦伽利(patanjali)创作了《瑜伽经》印度瑜伽在其基础上真正成形,瑜伽行法正式订为八支体系。帕坦伽利被尊为瑜伽之祖。
瑜伽之祖帕坦伽利(Patanjali),一般认为他诞生于公元前约200至500年间的印度拉尔(Ra'r'h)地区。 传说中, 帕坦伽利的母亲哥妮卡(Gonika')是个饱学的瑜伽行者,她一直希望将所学传给一位贤能之士但未能如愿。哥妮卡心理想说她的生命所剩无几,她就向太阳神祈求,希望刘能赐给她一位所寻觅的贤者。她双手捧水闭眼向太阳神祷告,正当她要献水给太阳神时,她睁眼看到手中有一条小蛇,小蛇瞬间化成人形,向她说:“我想做你的孩子。” 哥妮卡答应了,并为他取名Patanjali。Pat的意思是掉落,an‘jali的意思是双手合十,因为帕坦伽利就像由天掉落至她手中的人,所以就取名为Patanjali(印度文:पतंजलि)。
传说中帕坦伽利是蛇神Adisesa为了撰写大法和献身神圣之舞,在主湿婆(Shiva)的祝福下转世人间成为瑜伽之祖。
后古典时期
由“瑜伽经”以后,为后古典瑜伽。主要包括了“瑜伽奥义书”,密教和诃陀瑜伽。“瑜伽奥义书”有二十一部,在这些“奥义书”中,纯粹认知,推理甚至冥想都不是达到解脱的唯一方法,它们都有必要通过苦行的修练技术所导致的生理转化和精神体会,才能达到梵我合一的境地。因此,产生出了节食、禁欲,体位法,七轮等,加上咒语、手英身英尚师之结合,是后古典时期瑜伽的精华。
19世纪的“克须那摩却那”是现代瑜伽之父。其后的“爱恩加”和“第斯克佳”是圣王瑜伽的领导者。另外印度锡克族的“拙火瑜伽”和“湿婆阿兰达”瑜伽也是二个重要的瑜伽派别。一个练气一个练心。
现代发展
瑜伽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世界广泛传播的一项身心锻炼修习法。从印度传至欧美、亚太、非洲等等,因为它对心理的减压以及对生理的保健等明显作用而备受推崇。同时不断演变出了各种各式的瑜伽方法,比如热瑜伽、哈他瑜伽、高温瑜伽、养生瑜伽等等,以及一些瑜伽管理科学。在现代,也产生了一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瑜伽人物 ,例如艾扬格、斯瓦米·兰德福、张蕙兰等等。不可否认,悠久的瑜伽将会更加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由斯瓦米·兰德福担任首席大师的印度帕坦伽利瑜伽学院有限公司是当今世界上历史传承最悠久、最权威的瑜伽学院和瑜伽教师等级评定机构。
瑜伽修炼注意事项
所有的运动在开始之前都会有一些说明及注意事项,瑜伽也不例外,在瑜珈教程这些书里面都有详细说明。
一、瑜伽易保持空腹状态练习。
饭后三到四个小时,饮用流体后半个小时左右练习为佳,练习中另有规定的不依此例。
除了吃得饱会引起运动时腹痛外,其它如准备活动做得不够充分也会引起腹痛。当人体从安静状态急剧转入活动状态,而没有做准备活动或是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胃肠道就因跑跳而受到震动,肠蠕动情况也会发生改变,致使消化的食物及残渣积聚在回盲部,于是在这种膨胀刺激情况下就可能造成疼痛。也就是说,你这顿饭只吃了一个苹果,那么只需要它消化差不多,等你的肚子空下来就可以练了。只要肚子是空空的,而且,你不是马上蹦蹦跳跳,去引起胃下垂,或者说容易引起食物进入非消化道,就可以。饮用流体30分钟后再行练习,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你在喝了水之后,是去跑也好,是去运动也好,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感觉:胃象一个水袋子似的“咣荡咣荡”。你自己会很尴尬,而且会很难受,而且你的胃肠道也会很难受,所以我们也不要饮水后立刻练习。如果有朋友实在口渴,可以小口啜饮,并且以60毫升以内为宜。然后我们再看,练习中另有规定,不依此例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因为我们的洁净功。比如哈塔六业中的商卡普拉姗拉那,商卡的练习需要喝很多的水,它是借助水配合特定的动作来冲刷你的肠道的,所以说练习中另有规定,不依此例。此外还有热瑜伽的练习,整个练习过程大量排汗,水分流失过多,练习中可小口啜饮补水。
二、在做各种瑜伽练习时一定要在自己极限的边缘温和地伸展身体,千万不要用力推拉牵扯。如果超出自己极限边缘的动作就是错误的练习。
在这里有一个词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什么叫在极限的边缘呢?套句流行歌词说,就是痛并快乐着。我向前伸展,伸展到快无法忍受了,但是在伸展的极限,我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就可以了。如果你改成痛并痛苦着,那肯定不行,我拉不到老师那样我使劲拉,肌肉会撕裂,拉伤。你要停留在再向前一点就痛并痛苦着,我现在虽然还差一点,但是我痛并快乐着,就是极限的边缘。温和的伸展,有控制的练习。千万不要过度的推拉牵扯。瑜伽被认为是几千年以来,绝少运动伤害的运动。可是现在,练瑜伽受伤的人更多了,是瑜伽不好吗?不是,是大家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注意,一定要注意这一条。在做各种瑜伽练习时,一定要在自己身体的极限的边缘温和地伸展自己的身体,千万不要用力的推拉牵扯。
三、如果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体力不支,或身体颤抖,请即刻收功还原,不要过度坚持。
大家可能会出现过这样的状况,比如说做一个船的体位,大家有过肌肉发抖的状况吗?有,抖了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肌肉疲劳。比如说在你极度疲劳时我再叫你做上二十遍太阳礼,你可能就要罢工了。肌肉也是,抖的坚持不住了,你为什么还要逼它,它会受伤,所以说,当你体力不支,当你还没法做到这件事情时,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不要为你做不到什么而沮丧,只要你经常练习,假以时日,你的身体的耐受力会越来越强,你的体质也会越来越好……
瑜伽 - 10个女性修练瑜伽的禁忌
【禁忌一】: 情绪波动不宜练习瑜伽。瑜伽属于身心灵都要配合的运动,如果生气、焦虑、紧张的情况下,肌肉群紧绷,最好不要练习瑜伽,以免受伤,只有在肌肉柔软的情况下练习瑜伽,才能更加健康安全。
【禁忌二】: 上几节课后,觉得关节及肌腱酸痛,可能不适合练瑜伽。有些人天生身体的柔软度就不好,而瑜伽则是训练身体的柔软度与肌力的延展,如果每次练完瑜伽之后,就出现关节疼痛或是肌腱发炎的情况,可能本身身体柔软度不够,不适合瑜伽动作。
【禁忌三】: 骨质疏松症者,练习要小心。有些瑜伽的动作必须用手或脚等肢体支撑身体的重量,如果有骨质疏松症,很可能因为核心肌群的力量没有训练好,以致手肘支撑的时候,不小心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