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范文网知识常识综合知识古代官员春节忙什么

综合知识

当前:首页 >> 古代官员春节忙什么

古代官员春节忙什么

日期:10-31 19:32:05 | 综合知识 | 浏览次数: 287 次 | 收藏

标签:综合知识,http://www.gaofen123.com 古代官员春节忙什么,

  古时春节一到,官员们都纷纷忙碌起来。如在清朝,春节前后皇帝要设宴招待他们及其夫人,要赐给“福”字,赐给“岁岁平安”荷包及其他物品,还要请他们看大戏,以示皇帝的恩德。

  无论级别高低,古代官员们在春节都要忙着送礼、收礼。热闹、祥和的春节气氛,掩盖不住一股陈腐的气息。

  送礼的队伍造成交通堵塞

  历史上每当一个王朝走下坡路时,贪腐之风总是愈演愈烈,春节送礼也更加盛行,并且堂而皇之地进行。春节送礼收礼,是古代官场盛行千百年长盛不衰的“潜规则”。

  下属给上司送礼之前,先要给上司的“阍者”(看门人)送礼。此话怎讲?我们先来听听顾炎武讲的“门包”的掌故:“《后汉书·梁冀传》:‘……冀、寿共乘辇车……游观第内……鸣钟吹管……或连继日夜……客到门不得通,皆请谢门者,门者累千金。’今日所谓门包,殆昉于此。”至迟在东汉,就流行送“门包”了。要进入东汉权臣梁冀豪华、堂皇的府第,得先打通看门人关节,他让你进,你才能进。而要打通他的关节,就得给他送银子——“门包”。据说梁府看门人收的银子不计其数。

  明朝周晖《二续金陵琐事》记载了万历年间南京春节送礼的壮观场面:除夕前一天,周晖外出访客,至南京内桥,看到中城兵马司衙门前聚集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每人手捧食盒,竟使道路堵塞。经打听,原来这些人都是来给中城兵马司送春节礼物的。

  当时的南京设五城兵马司,每城兵马司分设正副指挥,掌管本城区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看守囚犯及消防等事项。名为兵马司,实际不掌兵。衙门不大,正副指挥品级都很低。春节之前,中城兵马司门前都有这么多送礼的人,其他更大、更热的衙门,送礼的盛况可以想见。

  春节给上司或有关衙门送礼,由暗夜变为朗朗白昼,由地下转为公开,世风、官场之风的败坏一至于此!

古代官员春节忙什么                     www.gaofen123.com

  春节不捞何时捞

  清代贪官和珅势焰熏天时,凡入京赴吏部应选的官员,都以能谒见和珅为荣。山东历城县令某某,前往和府,送了看门人2000两银子,才被允许“长跽”(双腿跪地,上身挺直)和府大门前,等候和珅回府。这还不是在春节期间。

  春节上和珅府上送礼,送给看门人的“门包”,能少于2000两银子吗?若是少了,那连跪在和府门前的资格都没有。

  古代很多官员,如饿虎一般。据陈夔龙《梦蕉亭杂记》一书,晚清有个姓丁的人,被任命为四川总督,要到北京谒见皇上。他先到天津,见到李鸿章,李鸿章对他说:“到京谒见皇上,应酬大于以往数倍。知道你两袖清风,已代你筹备银子1万两,存在京城某银号。”丁某赴京,正遇上某相国生日,这位相国,对赴京的地方官“所望甚奢”,就等着他们来送大礼。丁某的1万两银子竟不敷应用,又请李鸿章代筹1万两(主要用于打点京官,此外还要资助在京待考的100多名四川举子)。平时尚且如此,春节送礼,你说该给这位相国送多少呢?

  和珅的下属,也均如饿狼一般。和珅故意饿他们,好放他们出去更多地觅食。

  据清代昭摙《啸亭杂录》一书,和珅极其吝啬,吝啬的程度古代罕有其比:“至于和相则赋性吝啬,出入金银,无不持筹握算,亲为称兑。宅中支费,皆由下官承办,不发私财,其家姬妾虽多,皆无赏给,日飧薄粥而已。”

  和府黄金、白银的进出,和珅都要拿着算盘算,并且要亲自称量金银。家中开支,他自己不承担,他的家属也不承担,要他的下属承担。和珅家花钱如流水,但他从不自掏腰包一文钱。和珅妻妾众多,连脂粉钱都不赏给。不但如此,和珅还不给她们提供美味佳肴,仅让她们一天三餐喝稀粥。这可以说是一桩奇闻。

  和珅手下的官吏,春节自然不会闲着,一定会全线出击,打着“和相”的旗号抓紧捞钱。不然的话,和府巨额的花销,他们怎能承受。

  春节送礼送出了“大实惠”

  北宋仁宗时,官场“请托”(走门路、通关节)之风大盛。吴处厚《青箱杂记》一书说:“皇祐、嘉祐中,未有谒禁,士人多驰骛请托,而法官尤甚。有一人号‘望火马’,又一人号‘日游神’,盖以其日有奔趋,未尝暂息故也。”皇祐(1049—1053)、嘉祐(1056—1063)都是宋仁宗的年号。在这时期,有人居然天天走门路。

  而通关节成效之大,或许莫过于文彦博给张贵妃献蜀锦。

  据梅尧臣《碧云騢》一书,“文潞公入相,因张贵妃也。”被封为潞国公的文彦博,当初官拜宰相,靠的是张贵妃的提携。贵妃的父亲张尧封曾是文彦博的门客,贵妃幼年,其父曾让她认文彦博为伯父。文彦博“知益州”,担任成都地方行政长官时,贵妃提示文彦博,时近上元(正月十五元宵节),宜赶织“异锦”(图案新奇的蜀锦)献上。文彦博乃令工人“织金线灯笼,载莲花为锦”。并制作秋千一副,以备贵妃寒食节玩。到了上元节,张贵妃穿着文彦博献的异锦做的衣服,去见宋仁宗,仁宗惊问:“何处有此锦?”贵妃说:“妾让成都文彦博织了送来。妾父与文彦博是旧友。然而妾怎能支使文彦博呢?是文彦博特意献给陛下的。”宋仁宗很高兴,从此留意文彦博。文彦博从成都回京,被提拔为副宰相,后又升为宰相。

  张贵妃是一个不简单的女人。她的父亲张尧封进士出身,只做到石州推官,且死得很早。其母将年幼的张贵妃送入宫中。据《宋史·后妃传·张贵妃传》,张贵妃成年后,得到了宋仁宗的宠爱:“寝长得幸,有盛宠,妃巧慧有智数,善承迎,势动中外。”她的势力达于朝廷内外,是一个会弄权、会干政的女人。

  文彦博献给张贵妃一副秋千作为寒食节的礼品,也有深意。张晓红《秋千与寒食、清明》一文云:“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由于寒食、清明已至暮春,秋千的出现也意味着春天行将结束,它便牵动了人们的惜春伤春情怀。” 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文彦博献秋千,意在勾起张贵妃思念先父之情,并进而勾起其对自己的感念之情。

  一段蜀锦,一副秋千,竟能打动张贵妃和宋仁宗。送礼送到这个份上,真可说叹为观止了。

TAG:

+《古代官员春节忙什么》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综合知识 更新

综合知识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