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历史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一知识点

高二历史

当前:首页 >> 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一知识点

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一知识点

日期:10-31 19:39:41 | 高二历史 | 浏览次数: 165 次 | 收藏

标签:高二历史,http://www.gaofen123.com 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一知识点,

  4.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

  (1)建立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性质相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民主和专政。(2)议会都享有立法权。(3)司法权独立。

  不同点

  (1)政体类型不同:美国是共和制;英国是君主立宪制。

  (2)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英国是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相妥协的产物;美国没有封建专制主义的阻挠。

  (3)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与职权不同:美国总统是政府首脑,总揽军政大权,由选举产生并有任期;英国的国王世袭、终身、礼仪性。

  (4)议会与政府关系不同:美国行政与立法机关独立;英国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掌握行政大权。

  (5)与政党制度关系不同:美国是总统与政党相结合;英国与议会相结合。

  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其为总统共和制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的内容:

  ①立法权由众、参两院行使;

  ②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享有实权;

  ③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四、《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1.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①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世袭,掌实权;

  ②首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③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但对政府无任何行政监督权。

  实行君主立宪制,虽披上民主外衣,实质具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

  3.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

  (1)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2)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3)国家元首都是君主,实行世袭制并任期终身。

  不同点

  (1)君主方面: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不掌握实权;而德意志皇帝掌握国家的最

  高权力,拥有实权,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2)政府方面:英国政府的首相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与内阁一起对

  议会负责,而德国政府首相由德意志帝国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3)议会方面:英国的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掌握国家主权,限制王权,而德国议会只拥有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对政府及皇帝没有监督权。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①以法律的形式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成果;②权力归于有公民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否定和替代君主专制的统治;③调节和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④对于人类世界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作用。

  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内容:

  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昭示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原则

  3.意义: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地发展起来,并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及其经验教训

  1.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投降,对内要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

  2.1871年,巴黎公社政权建立

  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权

  措施:看书简单了解

  3.意义:①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③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济和教训。

  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二月革命:

  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起义,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3.1917年7月,发生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领导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5.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意义: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给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新的解放道路。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第五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从1840年至1900年列强侵华的史实

  1.鸦片战争(1840—1842)

  ①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扩大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疯狂地对外侵略。

  ②战前中英贸易,中国入超。

  英国为扭转逆差,走私鸦片。道光帝任命林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

  1839年虎门销烟,鼓舞中国人民斗志

  ③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

  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割香港岛;关税协定

  ④影响:

  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道路中断,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①原因: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③1858签订《天津条约》,1860签订《北京条约》

  内容:南京、汉口、天津等11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掌握p55页《十一口通商图》

  ④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兴起洋务运动。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①日本为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确立对外扩张政策。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②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割地、赔款、开重庆等口岸、设工厂

  影响:

  ①《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②列强势力深入内地。③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④清政被迫大举外债。⑤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19世纪末,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1898年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②1900年列强组织八国联军进犯北京

  ③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

  《辛丑条约》是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重苦难,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列举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和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局限

  1.原因:鸦片战争后,白银外流,银贵钱贱,农民负担加重;为支付巨额的赔款清政府加紧对农民的搜刮;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加上自然灾害。

  2.过程:

  ①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为拱卫天京进行北伐和西征

  ③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进入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是农民阶级的土地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强烈愿望。但绝对平均的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④1856年发生天京变乱,由盛向衰

  ⑤起用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洪仁玕颁布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方案《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是最早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他未能反映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加上缺乏必要的条件,无法实行。

  ⑥1864年天京陷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3.意义:

  ①动摇清政府统治基础;②第一次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特点:在反封建的同时肩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失败原因和教训:

  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直接原因是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教训: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是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

  二、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和历史功绩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史实

  ①孙中山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知识点  高二历史  

相关分类

高二历史 更新

高二历史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