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历史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一知识点

高二历史

当前:首页 >> 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一知识点

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一知识点

日期:10-31 19:39:41 | 高二历史 | 浏览次数: 165 次 | 收藏

标签:高二历史,http://www.gaofen123.com 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一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

  前1046年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内容: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建诸侯国,分封主体是同姓亲族。

  特点:①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②诸侯国与周王的臣属关系明确。③层层分封,确立等级秩序。

  影响:周王通过分封,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诸侯还对下属进行分封,形成贵族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2.宗法制:目的:为了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的继承矛盾。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大宗、小宗体系。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家”“国”结合。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秦朝统一:前221年  秦始皇—嬴政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①权力高度集中为秦统治基本特征。

  表现为皇权至上,嬴政称皇帝,大权揽于一人;“家天下”是君主权力集中另一体现。

  ②中央:由三公九卿组成,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首;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

  中央官员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大权操纵于皇帝手中。

  ③地方:实行郡县制。地方机构分郡县两级。皇帝命令通过郡、县、 乡里、达到百姓。

  ④影响: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

  措施:汉武帝刘彻为强化皇权,巩固统一,采取①建立中朝、削弱相权;②设置刺史;

  ③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四、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1.内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

  即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皆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

  处理日常政务。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

  2。影响: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五、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

  1.废除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2.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品低权轻;明成祖时内阁,权力增大、参与决策。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票拟”,皇帝朱笔裁定,称“批红”。

  3.清朝雍正帝时设军机处。

  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而设。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只能跪受笔录。

  提高了清朝的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六、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

  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2.消极作用:

  ①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②绝对专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③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单  元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制

  1.古希腊地理环境及影响

  (1)山多土少,陆路交通不便和地域分割。是促成希腊难以统一、城邦小国林立局面的重要因素。

  (2)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促进了希腊早期的对外殖民和后来的海外贸易,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文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奠定了自己独特文明的基础。

  2.古希腊城邦

  形成:前8—前6世纪,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政体特征:小国寡民,各邦独立自治

  政体类型:贵族制、民主制为主

  城邦权力:属于城邦公民,实行公民政治,公民行使权利机构是公民大会

  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城邦,为后世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将雅典引上民主的轨道)。

  (2)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2.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

  (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2)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民主政体的充分体现。

  3.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积极方面:①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雅典民主制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2)消极方面:①民主不完全: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三、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1)特殊的地理环境;(2)商品经济比较发达;(3)新兴工商业者阶层的扩大,迫切要求改革,争取参政权力;(4)新兴工商业者阶层与平民联合反抗旧贵族的斗争,推动了民主政治改革;(5)社会矛盾尖锐,促使统治者进行民主政治改革;(6)仁人志士在平民支持下不断创新。

  四、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维系帝国统治的作用

  1.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作用: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平民的利益得到法律保护。

  2.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的《民法大全》。

  3.罗马法从内容上: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4.影响:

  ①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是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②为国家政权提供法律依据;是维系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③对近代欧美的立法、司法产生深刻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

  五、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强有力工具;

  2.法律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法宝;

  3.法律维护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和民主权利。人生而自由,天赋人权。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依靠法律维护正义。保护公民个体社会成员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确立和发展 一、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与发展:

  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

  称光荣革命。

  2.1689年《权利法案》公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

  3.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担任实际行政职

  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②职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4.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①责任内阁为核心。

  ②国王是国家元首,世袭,但“统而不治”。

  ③责任内阁对议会负责,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手中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④整个政治制度是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的。

  总之,议会权利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二、美国民主共和制政体的建立

  1.背景:

  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需要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稳定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又要在大国中确保共和制。

  2.建立:《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制定。

  原则:

  ①联邦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最高行政长官为总统;国会掌握财政;建立在各州司法体系下的联邦司法体系。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参众两院)行政(总统内阁)司法(最高法院)三权分立。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都民选产生。

  3.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见p39页  《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关系示意图》。

  北美大陆上出现了一个新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 [2] [3] [4]  下一页

TAG:知识点  高二历史  

相关分类

高二历史 更新

高二历史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