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高一语文

当前:首页 >>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日期:10-31 19:52:31 | 高一语文 | 浏览次数: 319 次 | 收藏

标签:高一语文,http://www.gaofen123.com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原文】

  邹忌(zōu jì)修5八尺6有余,而形貌昳(yì)丽7。朝(zhāo)服衣冠8,窥(kuī)镜9,谓(wèi)其妻曰:“我孰10(shú)与11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12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qiè)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13,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14,徐公来,孰视之15,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fú)如远甚16。暮寝17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18,私19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20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21。今齐地22方23千里,百二十城,宫妇24左右25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26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27,王之蔽28甚矣。”

  王曰:“善29。”乃30下令:“群臣吏(li)民能面刺31寡(guǎ)人之过者,受上赏32;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33(cháo),闻34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35;期36(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cháo)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注释】

  邹忌:战国时的齐国人,曾任相国。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

  齐王:即齐威王,威王。

  纳谏:接受规劝。纳,接受,接纳。

  修:长,这里指身高。

  八尺:战国时一尺约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昳丽:光艳美丽。

  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名词作动词活用,意为穿戴,在句中作谓语。朝,早晨,在句中作状语。)

  窥镜:照镜子。

  孰:谁。

  与:和……比。

  及:比得上。

  旦日:明天。这里指第二天。

  明日:第二天。

  孰视之,孰:仔细。之:代城北徐公。

  弗如远甚:远不如。弗:不。

  寝:躺着。

  美我者:认为……美,以……为美。

  私:动词,偏爱。

  诚知:确实知道。

  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的后边省去了“我”。以:认为。于:比。

  地:土地,疆域。

  方:方圆。

  宫妇:宫里的妃子。

  左右:身边的近臣。

  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善:好。

  乃:于是,就。

  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名词作状语。刺,指责,议论。

  受:通“授”,给予,付予。

  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谏。谤讥,在这里指“指责,议论”,没有贬意。市朝,公共场合。

  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时时而间(jiàn)进:有时候偶然进谏。间进:偶然进谏。间,间或、偶然。

  期(jī)年:满一年。期,满。

  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翻译】

  邹忌身长八尺多,容貌英俊,气度非凡。(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丽),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徐公,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仔细看自己,又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美丽。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比徐公美,是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进入朝堂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现在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和身边的亲信,没有谁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谁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谁不对大王有所求的:从这看来,大王受蒙蔽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下达诏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可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可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使我听见的人,可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官员们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前的院子里人多的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偶尔还有人进谏。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可以进谏的事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穿戴,名词作状语)

  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私我也(偏爱,形容词作动词)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名词作状语)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动词使动用法)

  【古今异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古意常用:委婉劝说/今义常用:讽刺)

  邹忌修八尺有余(古意常用:长,高/今义常用:修理)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意常用:偏爱/今义常用:指私人的、私家的)

  面刺寡人之过者(古意常用:指责/今义常用:扎入或穿透)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意常用:身边伺候的人,近臣/今义常用:左面和右面)

  今齐地方千里(古意常用:方圆/今义常用:指方形,一种形状)

  明日,徐公来(古意常用:第二天/今义常用:今天的下一天)

  【通假字】

  1 “孰”通“熟”:仔细。 例如:徐公来,孰视之。 2 “有”通“又”。例如:邹忌修八尺有余。

  【赏析】

  该本以“孰美”的问答开篇,继写邹忌暮寝自思,寻找妻、妾、客人赞美自己的因为,并因小悟大,将生活小事与国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由自己的“敝”,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婉讽“王之敝甚”,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邹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6]

  第一部分,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作者先刻画邹忌的身材相貌,作为他自美和被别人赞美的基础。“窥镜”“自视”,刻画出他自得的神情。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的美男子徐公比“美”,也与下文见徐公后“弗如远甚”的自知之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烘托出他感到受蒙蔽的心情。“暮寝而思之”是故事的转折和深入,邹忌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由自身想到国家,准备以此为喻去讽谏齐王。[5]

  第二部分,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这是文章的中心,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第二层,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些都与邹忌的处境相同。这样从自己的生活小事类推到国家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受到的蒙蔽也最深。

  第三部分,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然后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

TAG:知识点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 更新

高一语文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