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送给您。"太宰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对方认输也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认输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让文种离开。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欢送要远出的人民,欢迎回家的人民;除去人民讨厌的,补充人民缺乏的。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勾践的地盘,南到句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土地面积长宽达百里。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和他的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庶子(妾所生的孩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死了)一样。还下令老而无妻的人、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把他的住宅打扫清洁,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切磋磨砺义理。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肉。越国的流浪儿童,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足够三年吃的粮食。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就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招来大家宣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不担心自己的人力不够用,担心的是自己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皮制成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不担心自己缺乏羞耻之心,却担心他的士兵数量不够多。现在我将帮上天消灭他。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希望大家同进同退。前进就想到将得到赏赐,后退则想到要受到惩罚;像这样,就有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前进时不服从命令,后退时没有羞耻之心;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勾践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为什么这样恩惠的君王,而可以不为他战死呢?"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夫差求和说:“我的军队,不值得屈辱您讨伐了。请允许我把财宝、美女进献给您来慰劳您的辱临。”勾践回答说: “过去上天把越国赐予吴国,可是吴国不要;现在上天又把吴国赐予了越国,越国难道可以不听从天命,却听从您的指令吗?请允许我送你到甬江句章的东边,彼此以后仍像两个国君一样。”夫差回答说:“从礼节上说,我已先有小惠于越国(另一版本为:我比您年长一点),你如果不忘周室,给我们吴国一小块立足之地,这也是我所希望的。你如果说:‘我将会灭了你的国家,毁了你的宗庙’,我只有请求一死,我还有什么脸面来面对天下人呢?越君你只管进入吴国居住吧。”越国就此灭了吴国。
【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A. 名词活用为动词
(1)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衣——穿
(2)宦士三百人于吴:宦——派遣做……的奴仆(本为官宦)
(3)必庙礼之:礼——恭敬地对待
(4)无不哺也:哺——给他食物吃(哺,干粮,泛指食物)
(5)唯君左右之:左右一一任凭调遣
(6)女于王:女一一当作婢女
B.名词作状语
(1)又郊败之:郊——在郊外
(2)必庙礼之:庙——在庙堂上
动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1)今寡人不能——能力,才能(不能——没有才能)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使……撤退(勉强释为打退,则不准确,因为原句是:“谋取而退”即:谋取划使吴退兵)
(2)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离开
形容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1)水则资车,以待乏也:乏——物质匮乏的时候
(2)四方之忧:忧——忧愁的事,指外患
(3)吊有忧,贺有喜:忧——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喜事
(4)耻——羞耻之心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洁其居:洁——使……洁(打扫干净)
(2)美其服:美——使……美(使他穿上漂亮服装)
(3)饱其食:饱——使……饱
(4)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暴露——使……暴露
【古今异义】
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广义指整个黄河流域,狭义指今河南一带。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
2.丈夫二十不取
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句意是,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
3.生丈夫
丈夫,男孩。今常用义同前“丈夫”句。句意是生男孩。
4.十年不收于国
国,指国内人民。今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
5.爪牙之士
爪牙之士:指武士,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6.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大夫:官名。今指医生
7.广运百里
广运:指土地面积的长和宽。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8.南至于句无
至于:到达。今用作介词,表示一件事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
9.乃致其父母
父母:父老兄弟。 今义为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通假字】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率领。
南至于句无——句通“勾”。勾无,山名,在浙江。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句意是,规定青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生育,临产。句意是,妇女将要临产时向官府报告。
三年释其政——政通“征”,赋税徭役。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切磋。
无不哺(bǔ)(有的哺为“饣”偏旁)也———哺通“哺”,给人食物吃。
无不歠(chuò) 也——歠通“啜”,给人水喝。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难道。
【赏析】
《勾践灭吴》记述的是春秋末期吴越争战的著名历史事件。越王勾践在与吴王夫差的战争中被击败后,以各种屈辱的条件向吴国求和。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忠告,却听信了被越国贿赂的太宰豁的谗言,准许了越国的求和,使勾践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经过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准备之后,率领军队进攻吴国,吴国因此而亡。
文章一落笔直写勾践。勾践失败后,正率五千残兵退守于会稽山上。这时的他,是一位失败后痛定思痛、盼望雪耻复国的君主。全文分三部分,紧紧围绕勾践誓雪国耻这一主要的性格特征展开描写。首先写勾践同吴国求和,突出了他痛下决心、希望东山再起的一面。其次,写勾践为打败吴国所进行的多方面的准备。最后,写勾践出征灭吴,一举获胜。作者虽从请战开始,但重点依然落到勾践雪耻复仇这一点上。
+《《勾践灭吴》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相关文章
- › 《勾践灭吴》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勾践灭吴》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