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特点
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7.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动力。
8.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1)民族精神的弘扬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9.我们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1)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3)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0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
(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建设为其它方面提高物质条件,政治建设为其它方面提高政治保证,文化建设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是其它方面发发展的社会保障。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11.什么是先进文化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2.把握先进文化方向的意义及怎样把握正确的方面
意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首要的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要求: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1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两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的中心环节,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14.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2)以实际行动张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15.发展教育科学文化的战略意义
要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目标,必须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势,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教学文化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16.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8.我们青少年如何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积极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远离、拒绝反对不健康文化。
(2)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投社区文明创建活动。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1.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选举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监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机关,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2)其他国家权力机关都由其产生,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
(3)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向他报告工作。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等。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都由他来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4.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地位
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地位(意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5.如何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
(1)实行依法治国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法组织并开展工作。
(3)必须强调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环节。
(4)全社会要搞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用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6.宪法的地位
地位: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法国。
+《人教版中考政治复习归纳》相关文章
- › 2016人教版中考政治试题免费下载
- › 人教版中考英语复习:代词详解
- ›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练习:电学
- › 人教版中考物理力总复习
- ›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部分资料
- › 人教版中考政治复习归纳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中考政治复习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