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上的猴子 花果山上的猴子吃了孙悟空偷来的仙果仙酒,个个都长生不死了,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现在猴子们发愁了,猴子们一年比一年多,果子越来越不够吃了。于是猴子们聚在一起想办法。 一个老猴首先发言:“事情明摆着,僧多粥少,大家只好再紧紧肚皮,少吃点儿。” 一个中年猴不同意老猴的意见:“紧肚皮不是办法,我看必须改革吃果子的办法,过去是果子熟了,大家爬到树上随便吃,以后我们可以把果子摘回来分成份儿,每个猴子一份儿。” 一个年轻猴子紧接着说:“老猴子年纪大了,可以少分点。” 老猴子们不愿意了:“小猴子小,应该分小份儿。” 于是猴子们争吵起来,吵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 一位过路的人听到了,他大声说:“你们别吵了,我有一个好办法,从今天起,年轻的猴子栽植果树,年老的猴子给果树施肥剪枝,小猴子们给果树捉虫子,这样果子的产量高了,你们就不会饿肚子了。” 猴子们都认为人的主意很对,马上分头劳动去了。 1.这则寓言故事的情节起源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中的情节,该书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 2.划分本文的层次,并总结层意。 3.第四、五两段中年轻猴子和老猴子的发言虽然说法不同,但实质一样,其实质是什么? 4.本文主要是通过______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如果给这则寓言加一个点明寓意的结尾,下列几种说法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搞改革,要集思广益。 B.老年人应关心中、青年人,中、青年人应尊重老年人。 C.当你准备解决困难的时候,要注意从根本上着眼。 D.团结起来,共同劳动,是渡过难关的唯一办法。 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学常识。 答案:《西游记》 明 吴承恩 2.解析:根据故事情节围绕“桃子”的分配划分。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第1段):猴多果少,矛盾产生。 第二部分(第2~6段):猴子争吵,矛盾激化。 第三部分(第7~8段):接受人的意见,矛盾解决。 3.解析:年轻猴子和老猴子语言各有自身的特性。 参考答案: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4.解析:文章的主体部分以对话展示人物性格,推动了情节发展。 答案:语言 5.解析:根据寓言讲的故事考虑。 答案:CD
上一篇: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精选
下一篇:中考语文课外阅读试题:“水立方”神奇外衣
TAG:中考语文
+《中考语文阅读精选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 › 中考语文易错基础字词
- › 中考语文一对一辅导:古诗分类赏析
- ›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试题:“水立方”神奇外衣
- › 中考语文阅读精选试题及答案
- ›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精选
- › 中考语文复习:夯实基础才能赢得漂亮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语文阅读精选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