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沿途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下渗严重。
(3)过度樵采,破坏植被,沙丘活化。
(4)河流(水源) 冬春季节气温低,取暖用煤量大,粉尘排放多;多风沙天气,悬浮颗粒物质多;地处河谷,污染物不易扩散
(5)气候干旱,风沙侵蚀严重。
2.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内容,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
(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我国经济发展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答案:(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地处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3)我国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过渡地带,尤其是华北地区。
原因:该地带河流径流量较南方多水带和丰水带要少得多,但该地带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且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污染严重。
3.读“某时期我国某些海湾、河口污染情况统计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近海海洋污染物按来源可分为 污染和 污染。上述海湾河口最不易发生赤潮的是 。
(2)监测海湾和河口污染最便捷、最有效的技术是什么?
(3)辽东湾和长江口油类污染物及无机氮污染物标准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生产 生活 胶州湾
(2)遥感技术。
(3)油类污染物标准指数,辽东湾比长江口高,其原因是辽东湾较封闭,污染不易扩散,而长江口较开阔,污染物易扩散。无机氮污染,辽东湾则比长江口的少。生活污水、农田氮肥是氮类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长江流域面积广大,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氮水的污染较重,而辽东湾河流域面积小,流域农业相对不发达。人口密度也小,氮的污染物相对较少。
更多中考信息》》》新东方网中考频道
(责任编辑:沈甜甜)
<
+《初中地理《第1讲环境与环境问题》考点》相关文章
- › 初中地理选择题专项汇总
- › 初中地理的“形象性”学习法
- › 初中地理《第2讲自然资源保护》考点
- › 巧记初中地理的15法
- › 初中地理知识点:江淮运河的调查报告
- › 初中地理知识点:地理学历史上的革命性发现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中地理《第1讲环境与环境问题》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