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初中教育初二学习初二物理物理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声现象测试题

初二物理

当前:首页 >> 物理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声现象测试题

物理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声现象测试题

日期:10-31 19:52:31 | 初二物理 | 浏览次数: 375 次 | 收藏

标签:初二物理,http://www.gaofen123.com 物理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声现象测试题,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21.小明同学在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50m跑项目中,取得7s的成绩。求:

  (1)小明的平均速度。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则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快多少秒?(已知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2.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经过4s后收到回波。求此处海底有多深?(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23. 列车驶入隧道前应鸣笛,司机在离隧道口262.5m处鸣笛,鸣笛后经过1.5S听到由隧道口的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求列车行驶的速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声现象测试题1答案

  A组

  KEY:1-6:ABBCBC

  7. 振动        空气

  8. 响度  音色   9. 频率  10. 振动,频率/音调,空气/介质

  B 组

  KEY:

  1. 振动   音色

  2. 振动  水(或液体) 音色

  3. (1)振动(2)大于(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月球上是真空的)

  4.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5. 答案:。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且传音效果比空气好。(只说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也可)

  6-10:CDDCD    11-13:ABC

  14.(1)1、2、3;1、4、6; (2)80,1.02 100,1.02; (3)选取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振动的频率;改用不同的力拉紧琴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琴弦,测出琴弦此时的振动频率。

  15.慢;低;快;高;频率

  16.362    17.5231m/s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声现象测试题2答案

  1-5:BDCCC      6-10:BCCBD     11-12:BA

  13.下面

  14. 音色   响度

  15.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16.小、空气

  17. (1)振动、空气、音色;(2)声源

  18.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19.(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

  (3)蜜蜂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

  20.(1)0.02、20;(2)7500m、 8700m;

  (3)不能,因为月球是真空,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1. (1) v= = =7.14m/s

  (2)由v=  得t声= = =0.15s

  22.解:此处离海底深度:

  s=1500m/s×4s/2

  =3000m

  23. 10m/s

  知识点规律总结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⑴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⑵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上一页  [1] [2] [3] 

TAG:测试题  

相关分类

初二物理 更新

初二物理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