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初中教育初二学习初二物理初一升初二物理暑假衔接课

初二物理

当前:首页 >> 初一升初二物理暑假衔接课

初一升初二物理暑假衔接课

日期:10-31 19:52:31 | 初二物理 | 浏览次数: 252 次 | 收藏

标签:初二物理,http://www.gaofen123.com 初一升初二物理暑假衔接课,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回声及回声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通过学生的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 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观察的方法,探究回声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的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重难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预习导航】

  1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2 能够发声的物体叫作_________.著名的 歌曲《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中有"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并经_________传入人耳。

  4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_______        _____.

  5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通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靠____________传播的。

  7一架在3015米高空飞行的飞机,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35米/秒。则飞机发出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________秒。

  8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最近距离_______.

  9人耳能区分开回声和声源的条件是二者相差_______秒以上。

  10 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有优美动听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有些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

  二、进行新课

  1.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同学们能列举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吗?

  (1)吹口琴的声音,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的弹簧片发生振动发出的。

  (2)悠扬的萨克斯声是由于气流通过管时,使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

  (3)吹口哨声是口腔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4)炎热的夏天,响亮的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5)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

  (6)声势浩大的瀑布声是水撞击石头,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

  (7)笑树能发出笑声是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同学们刚才列举了生活与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那么关于声音的发生,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呢?

  【问题】平常听唱片、录音是怎么回事?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课本14页)

  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空气,你听到声音有什么变化?

  再让空气进入罩内,你听到声音又有什么变化?

  这个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

  拓展: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

  以击鼓为例: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

  因此,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3声速

  我一说话,在同一教室内的你马上就能听到声音,那么声音的传播需不需要时间呢?其实自然界中很多现象都能帮助我们得到结论:雷电同时发生,但我们往往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你在高山上大喊一声,会听到连绵不断的回声;田径比赛时,在远处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枪声…这些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1在物理学中,把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一般,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思考题: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呢?

  几种物质的声速(m/s)

  空气(15℃) 340海水(25 ℃)1531

  空气(25 ℃)346铜(棒)3750

  软木(25 ℃)500大理石3810

  煤油(25 ℃)1324铝(棒)5000

  蒸馏水(25 ℃)1497铁(棒)5200

  通过上表你获得的信息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2)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例题:人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多远?

  已知:t=0.1s    v=340m/s

  求s/:

  解:由v=s/t得s=vt=340m/s×0.1s=34m

  s/=1/2s=34m/2=17m

  答:最小距离17m

  【总结归纳】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1] [2] [3]  下一页

TAG:初二物理  

+《初一升初二物理暑假衔接课》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初二物理 更新

初二物理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