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一直在整理司法上的矫正对象档案,随着“90后”群体的不断壮大,“90”后犯罪也令人担忧。目前整理的档案中,共有15名出生在1990年以后的人员涉嫌犯罪,其中涉嫌强奸、抢劫罪的有2名,涉嫌聚众斗殴罪的有13名;犯罪事实共造成一名受害人(15岁)遭到轮奸、一名受害人轻伤、四名受害人轻微伤。
由于大多数涉嫌犯罪的“90后”在犯罪实施时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的家庭环境、教育学习情况作了调查,调查发现大多数犯罪嫌疑人为辍学人员,父母离异或长年在外、忙于生计,结交了社会上品行不端的人员,没有很好的约束自己,逐渐走进犯罪的深渊。绝大数 “90后”犯罪与网络有着不解之缘,沉迷网吧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当经济来源满足不了需求时,便产生抢劫的念头,走上犯罪的道路。辍学太早使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遇到事情容易冲动,为了朋友一起聚众斗殴,甚至在潜意识中不存在法律的意识。
通过对“90后”犯罪嫌疑人的调查发现,普遍的犯罪嫌疑人在14岁前就有了抽烟、喝酒、偷窃、打架等不良行为。目前,我国至今还运用着成人的刑法去应对未成年人犯罪,尚未制定出具有实体性和独立性的少年法。对于社会来说,这是社会之痛。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律必须早期介入和干预,如果等到其成年后,行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用成人的刑法去干预,从根本上时解决不了青少年犯罪的问题。
我国实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政策以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在农村,“普九”的效果依然是低标准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的辍学率有上涨的趋势。大多数“90后”犯罪嫌疑人都是辍学青少年,过早的远离学校教育,使他们很难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过早的远离学校的约束,使他们行为散漫,性格冲动,更没有法律的观念。
单亲家庭、父母不在身边也是导致 “90后”犯罪的重要因素,缺少关爱的青少年容易产生自卑、报复的心理,遇到事情不理智,甚至没有固定的住所,常常流连于网吧、公园、个体小旅馆等临时过夜场所之间,对人生、家庭、朋友、两性交往有着模糊、错误的意识定位。其父母往往忽视与子女之间思想上的交流,导致其对自己的要求不高,自身存在着“江湖义气”,加上法律意识淡薄,走上的违法犯罪的道路。
说实在的,在整理这一例例的案例时,我的心情是沉重的。“90”后、未成年人犯罪究竟谁之过?在法律的早期干预上我们强调社会责任,在辍学的触目惊心上我们强调学校教育,在自卑的报复心理上我们强调家庭关爱。“90后”犯罪是社会、教育、家庭之痛;“90”后犯罪也是社会、教育、家庭之过。因为,他们只是孩子。+《司法工作感悟之“90后”犯罪令人忧》相关文章
- 司法工作感悟之“90后”犯罪令人忧
- › xx社区2013年司法工作总结
- › 2013年司法工作总结(街道)
- › 司法工作者竞职演讲稿
- › 司法工作感悟之“90后”犯罪令人忧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司法工作感悟之“90后”犯罪令人忧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司法工作感悟之“90后”犯罪令人忧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司法工作感悟之“90后”犯罪令人忧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司法工作感悟之“90后”犯罪令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