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部小说的心情是激动的。书中以法源寺这一实体的存在,自康有为讲起,时序贯穿清末到民国初立,焦点集中在几位改革运动里的灵魂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等,牵引出对时局变化的行动,尤在个人思想与两难的关键问题上,大幅着墨,并解诗以明志,将纠结缠绕的问题,从不同观点辩论,抽丝剥茧。李敖充分运用娴熟的历史知识为根基,而写出这本「以古现今」的小说,令人大叹过癮。
其中首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谭嗣同与梁启超关於佛学出世与入世的讨论。母亲是虔诚的藏传佛教徒,过去我深受影响,有着模模糊糊的概念,但未经深究过的想法,难免显得浮泛。上了大学,受到老师影响,兴趣转向了另一个方向,并且如同老师说的:学术若非有益于人民,也就失去本身的价值。一直以来,虽然知道佛教的出世,并非无所不为的消极,但因孤陋寡闻的缘故,处理不好入世与出世的问题。我总认为,达到超脱成佛的境界,太难。倒不如丰富知识,对於复杂的政治、经济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存著一颗与人为善的佛心,也就够了。但是,这本书却给了一个极有「近利」的解释,原来,寺庙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这对於母亲和我之间的歧异,有很大帮助,而且佛学的博大精深,更让人有倾心钻研的动力,而不仅是狭隘地仪式上、私人性质的为己谋福而已。
另一耐人深思之处,则是谭嗣同舍生就义的意义,在书中佔了极大篇幅。过去,少有人真正对戊戌六君子的死,给予探究。但他们的成仁,在当代的求变风气中,确有不可轻忽的影响。而我比较赞同,谭的死,说明了维新的不可行与革命的必须。然而,亦如书后,关于康有为是否为一「褪色的改革」派争论,康真的是先知,他看出了革命的惨烈,预言了中国直到1960年代,依旧滴不尽的鲜血。然而先知毕竟只能在洞识上,超越前人,却难以要局势跨过悲剧。时代的要求,万众会相呼以应,却鲜少有人看出再接下去的难题。况且,外在因素加在中国身上的急迫性,使得先知们注定孤独,而中国也只能一路浴血而行,在挣扎中颠颠躓躓的站起来。
当然,这部小说也有以古谏今的意味,当我看到书末李敖所提的完书地点:中国台北。在书里,谭嗣同向大刀王五等粗人说的满汉之分、种族之辨,就强烈地暗试着所谓省籍情结与统一、台独等议题。对我而言,「中国」两个字是广义的,具强烈的文化内涵,是自大陆辗转来台的人们身上,永远的精神母亲,也可说是民族的意义,不专指政治上的政党,更是血缘的源头处。而省籍情结的问题,的确是看个人如何定义分野,在现实的局面下,如何在国族利益前,能最有效抵抗外来的压迫。
另关于作为人类的广义,和作为中国人的狭义,特别在全球化热潮的现在,也曾是我不解的问题。但即便现在,谈所谓世界公民的身份,仍过于不切实际,只要国际政治的游戏规则依旧运转不息,如谭嗣同所说,纵然人与人间基于道义,互相帮助,但国与国间是不存在着道义的,讲道义根本是白痴。人只会提倡对于自身有利的东西。
无论未来,两岸是朝统一迈进,或者维持现状,独立建国,相同的隐忧,都将是文末所写,那些罪人与仁人的墓被盗挖了,为了「财富」。每当书中出现「现代化」三个字,不免令人心头一惊。这是不可挡的趋势,自鸦片战争以后,自航行各大洋的外国船只,在不同的陆地上开始烧杀掠夺伊始,人类就脱不了这竞争的热潮,於是拉远到历史行进的目标上看,看在这范围内活动的一切,无怪乎没有一位思想家不皱着眉,不睁著忧郁的眼神。这个议题,早在数百年前许多作品中,不断被昭示著,我还没有能力评断什么,但李敖的这部小说,倒让我明白许多人在努力中,必会发生的痛苦和孤独。
TAG: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相关文章
- ›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北京法源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