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年级第三次大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竺可桢指出,阴历系统不能用以指导农业生产,这才有了用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的手段,所以说,节气是一个用以辅佐阴历,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节点,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节俗活动。 后来成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或一日,这一天,人们往往要禁火冷食(寒食),墓祭,以及举行一些巫术性游戏。唐玄宗时,朝廷还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大小:1.28 MB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考语文试题》相关下载
-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考语文试题
- ›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7届高三第六次大考语文试题
- ›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7届高三第一次大考地理试题
- ›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7届高三第六次大考英语试题
- ›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考语文试题
- ›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二地理《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
- ›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河南省信阳高中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考语文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河南省信阳高中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考语文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河南省信阳高中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考语文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河南省信阳高中2017届高三第三次大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