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咏史》 一.引入:所谓“痛苦出文学,愤怒出诗人”,屈原《九章》 、《抽思》中的“发愤以抒情”,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李 白的“哀怨起骚人”,杜甫的“文章憎命达”,白居易的“文士多数奇,诗人尤 命薄”,韩愈的“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欧 阳修以后,还有陆游的“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龚自珍“泄天下之拗怒”,且不论其中“诗人”与“命薄”的因果关系,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多为“痛苦”、“愤怒”的人物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今天要 上的第一则诗正是 这样 一位“不得其平”的作者发出的悲鸣。 二.教师领读,学生朗读 。读出诗中的悲愤之气。 三.通讲。 再不能有所作为。 四.分析诗内容。提问。回答 1.全诗分 为几层?答:三层。每四句一层。 2.回顾我们 学过的《诗经》六义, 第 一层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比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是兴,而以涧底松来比喻怀才不遇的寒士,以山上苗来比喻凭 借门阀世代卿相的士族,是比的手法。 3.结合第一层的比兴手法,第二层起 了什么作用? 答:紧承前一层以议论手法明确揭示出比兴意象的含,大小:840 KB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语文《咏史》教案》相关下载
-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语文《咏史》教案
- ›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试题(无...
- ›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 ›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物理试题
- ›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地理教案(9份)
- ›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化学《82 铝和铝合金的崛起》学案...
- ›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物理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学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语文《咏史》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语文《咏史》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语文《咏史》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语文《咏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