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分析新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历史新课程改革思路第二点就明确提出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gaofen123.com www.gaofen123.com]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结合《中国历史》第7单元教学,反思如下:
其一:是否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要会“燃情”,要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全情投入到历史课的教学活动中。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让学生们的情绪悄悄被点燃。如:对秦始皇的评价,进行一个简短的辩论,学生对这样的方式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其二:是否给予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都必须通过主体参与,才能将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凭借自已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通过自已的摸索去发现,教师将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的探究的时空,让他们有更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理解教学内容,及时提出相关问题或质疑,师生共同探究。例如:在讨论鸦片战争原因时,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是因为有林则徐的禁烟,这场侵略战争才爆发的吗?经过讨论和质疑,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相关问题或疑问一一归纳,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学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这一历史知识时,老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和学生的理解水平,为了让学生对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能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纲领的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但是我们不是常说中国民主革命必须是反帝反封建吗?怎么中共一大纲领为什么没有这个任务呢?这一不足在中共二大上得到了纠正,那么中共二大相对中共一大,有那些突出特点?学生通过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更加深了对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理解。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力、想像力和创造意识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实践证明,其效果是相当可观的。
其三:是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已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常常只注重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忽视而不见学生提出问题,它造成了学生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的信赖倾向,无形中抵制或扼杀了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努力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如第三专题学习“国民革命”时,有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蒋介石背叛革命,国共能否长期合作?中国是否会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成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国家?”说明学生对当时课上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反思。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先讨论。学生有的说,如果没有蒋介石两党会长期合作,国民革命会成功。有的说,不会长期后作,两党的最终目标不同。还有的同学说:现在的香港不也是“一国两制”吗?学生们众说纷纭。最后我从三个方面启发了学生:(1)中国的反动势力是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与大资产阶段相勾结;(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什么特点?(3)1927年的中共与现在的中共是否一样成熟?最后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但学生也许在这次讨论中并没有能完全掌握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然而重要的是学生已经探索着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学会了不人云亦云。
这样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在师生的互动中进行。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激活思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新课程为师生之间的交流预设了广阔的空间,所以,在新课程课堂上的角色,也应该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唯有平等,才能调动起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才有利于交流的流畅。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从而使新课程的三个维度得到整合。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对学生作出“对”或“错”、“能”与“不能”的结论。那样,就会远离新课程,回到“一言堂”的老路上去。我是放下架子,放下心来,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去讨论、去争辩,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探究未知世界。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 › 2013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反思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反思2
- ›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反思2篇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