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的主题
朗读课文后回答:“标题‘你一定会听见的’,作者要我们听见的是什么?”
提示:声音。
根据课文来回答,什么是声音?声音怎么来的?
提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我们去听声音呢?听声音有什么意义吗?
提示:“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
关键词:声音、分辨、感受、吸收、成长……
提炼中心:人通过声音感受世界,逐渐成长。
朗读第9、第10节。
二、文章的起点和终点
数一下,整篇课文总共写了多少种声音?
提示:开头部分3种,风吹的声音4种,动物的声音5种,水声5种,家里的声音8种,11、12节各写了3种声音,结尾列举了6种声音游戏。共计37种声音。
朗读1~3节。文章最先写的是什么声音?这种声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它们放在文章开头?
提示:先写了蒲公英梳头的声音,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和雪花飘落的声音。
这些声音都非常细小,不注意就听不见。
告诉读者要“用心听”。(朗读第10节)
除了声音本身的区别外,文章开头三节在写法上与别的地方写声音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这种写法?
提示: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找出有关词语)
运用了情境化、故事化的写法。(小结如何描写具体:运用各类修辞手法;创造一个情境。)
告诉读者要“用心想”。(朗读第10节)
默读14~21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声音游戏”作结尾?作者最后一次说“你一定会听见的”是“听见”什么?
提示:“你开始微笑,轻轻地笑,大声地笑。这时候,你一定会听见的,这个世界,也跟着你欢笑。”(与课文标点略有出入。)
分析:用心听、用心想→笑;
你笑→世界笑。
三、排比的手法
课文运用的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提示:排比。(句与句的排比,段落与段落的排比)
朗读5~8节。这四种类型的声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提示:每一节的最后一句。(……你总听到些什么吧?……你总听到些什么吧?……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这些随时在你身边发出的响声,你怎么会听不见呢?)
分析:声音与人的成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四、成长的含义
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什么?是不是听见声音就成长了?
提示:“学会了选择和思考。”
“选择”什么意
[1] [2] 下一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反思集锦》这一教学反思,来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