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山林为亲,与自然为友——教《山中访友》后记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当前:首页 >> 与山林为亲,与自然为友——教《山中访友》后记

与山林为亲,与自然为友——教《山中访友》后记

日期:10-21 13:40:50 |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 浏览次数: 500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与山林为亲,与自然为友——教《山中访友》后记,
《山中访友》是一篇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的文章。第一次读,我就深深喜欢上了这篇课文。
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株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又如:“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想像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
由此可见,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时时为作者的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

我想,这么美的文章,“读好”就是第一境界,我设计的练习充分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朗读课文,想像课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2、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展开想像,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第1问主要是让学生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点,理清思路。第2问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写作技巧。关于第1问,要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回答。作者在山中拜访的“朋友”是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如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落叶、小花、阵雨、蚂蚁、归鸟等。关于第2问的回答,参见“课文研讨”的有关内容。
其次,我在设计朗读导语时,注意了技巧,尽量让语言富有感染力:“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山中访友,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有了良好的意境,再加上巧妙的导读,学生的朗读入情入境,进步很大!《与山林为亲,与自然为友——教《山中访友》后记》这一教学反思,来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相关分类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更新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