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范文网知识常识健康知识养生保健知识大寒养生方法

养生保健知识

当前:首页 >> 大寒养生方法

大寒养生方法

日期:10-31 19:30:52 | 养生保健知识 | 浏览次数: 532 次 | 收藏

标签:养生保健知识,http://www.gaofen123.com 大寒养生方法,

   大寒养生方法

  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大寒是冬季六节气之一,此时天气寒冷已极,故名大寒。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意思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www.gaofen123.com阅读配图

  1.本节气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

  2.注意保暖,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围巾。

  3.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室内取暖时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凉一些湿毛巾之类以保室内湿度。要多喝白开水,补充体内水分。

  4.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坚持脸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来增加机体的抗寒能力。

  大寒时节进补也是年尾调整身体最重要的时刻,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变化。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酒,晚服杞菊地黄丸”,这是古时农民在田里劳动一年,到了冬末农闲为储备来春体力的生活写照。

  但现代人营养过剩,饮食高油、高糖,热量常过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宜注意热量摄取,以免血压、血糖飙高。在大寒的进补上,应适当地加进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即寒冬时新陈代谢减缓,免疫力随之下降,这时应做好冬季养生,养精蓄锐,培养明年健康体质根本。

  生活作息上应注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即早起运动的人,应看到太阳露脸,气温稍微回温,并做好保暖防护再出门,免得温差过大而受寒,或发生高血压、中风、心肌梗塞等意外。不要吃冰冷的食物或喝冰凉饮料,凉性的菜蔬水果亦不宜多吃,才不会使人里外皆寒,阳气丧失。

  干冷气候,皮肤的水分与脂肪含量减少,皮肤变得干燥敏感甚至皲裂,可多吃些含黏液质食物,如蜂蜜、木耳、海参、蹄筋等。如果患有冬季搔痒症,小腿红痒脱屑,则宜涂抹乳液加以保养。

  大寒期间尤其是各种病毒最活跃的时节,也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日常饮食中常用的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食物有紫苏叶、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等。

  感冒伴随喉咙痛、咳嗽时应避免吃补品,否则不仅会咳得更严重,声音还会沙哑。“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也就是说进补适合对象的体质是虚性的;而火气大、咽干口苦、嘴巴破、便秘等,体质过度亢进者属实性体质,则需要处以泻火法或凉补法。

  依中医辨证原则,补气类如人参、黄耆、白术等;养阴补血类如生地、阿胶、当归等。不少人认为既是补品,就有益无害,多多益善或补不得法,结果反而产生副作用

  虽然冬日严寒,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邪,药膳宜温补而忌寒凉。进补是要补体质虚的人,应依体质进补,一般体质大体分为燥热与寒冷两种体质。燥热体质进补后会口干舌燥的人,可以多喝开水,吃点绿豆汤、冬瓜汤等。

  专家提示:进补或吃火锅去“大寒”时,饮食要有节制,切忌暴饮暴食。吃火锅要适可而止,应该适量吃些馒头、面条、面线等易消化的食物,随时要注意胃肠保养。

  下面推荐两款大寒养生粥:

  一、羊肉萝卜粥

  原料:精羊肉100~150克,粳米150克,萝卜1个,葱白、精盐各少许。

  制法:1、羊肉洗净,切成小块;萝卜洗净,切成两大块。2、将羊肉和萝卜入锅,加清水同炖,除去膻味,待羊肉将熟时,取出萝卜不要。3、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羊肉锅里,加进葱白煮成稀粥。加盐调味。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此粥具有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之功效。

  适用:适用于肾虚劳损、腰背酸痛、足膝萎弱、形瘦怕冷的虚寒症。

  注意:热盛症者,如牙痛、喉痛、便秘、尿痛者等不宜食用。

  二、韭菜粥

  原料:韭菜30~60克,粳米100克,精盐少许。

  制法:1、取新鲜韭菜,去杂洗净,切细待用。2、粳米淘洗干净,入锅,加适量清水煮粥。3、待粥沸时,加入韭菜和盐,同煮成稀粥。早、晚餐温热服用。

  功效:此粥具有温补肾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行气散血之功效。

  适用: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形寒肢冷、阳痿遗精、慢性腹泻、腹中冷痛、小便频数、妇女白带多、月经痛等症。

  注意:1、韭菜煮熟、宜新鲜为佳,现煮现吃,隔夜粥不要吃。2、阴虚内热,患有眼疾者不宜食用。

TAG:养生方法  

+《大寒养生方法》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养生保健知识 更新

养生保健知识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