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老头鱼可以说是滑口中的滑口,这种钓法是龙王恨的姬哥介绍的,是专门用来对付老头鱼的,我们都知道当我们抛竿后大线有一个钟摆运动,铅坠到为后子线还有一个钟摆运动,这两次运动有利于引鱼和鱼就饵,另外当子线的钟摆运动时我们还可以向后拖一下竿即逗一下鱼,当饵到底后可以后拖等逗鱼,都是为了引鱼就饵,可是对付老头鱼光*这些还是不够。调3目钓5目且离底的意思是调3目,按调3钓3找底,当钩挂饵竿抛出去时,当标尾下到剩下5目时持竿牵线保持标尾露出水面5目,持竿牵线的方向可以向左右和向后拉,其目的是保持饵在离底的情况下水平移动引鱼就饵,持竿牵线的目的是防止老头鱼吐的快方便第一时间刺鱼。标尾露出水面5目的目的是控制饵离水底的距离。当时没说清对不起啦。
精确找底根据鱼的快慢有2层含义。快滑找鱼底,慢滑找水底。
找鱼底可以先调几找几,再根据鱼的吃口及中钩率上下调整即可,找水底主要是针对慢滑及难钓之鱼的,要求相对是比较严一些的。下面主要是谈找水底。
找水底可用象皮泥或饵两种方法来找。
用橡皮泥来找。在精确调标的基础上先离底秤象皮泥的重量(可在比赛前秤好),橡皮泥的重量以你所垂钓的饵的重量来定,一般以1——3目为宜,先离底秤象皮泥的重量目的是为了防水下泥的浆层,上钩挂橡皮泥(我比较喜欢用上钩挂橡皮泥找底。如以下钩为准,假定单钩重为1目,精确调标为4目,当下钩及橡皮泥被底完全衬托后,标尾露5目上钩都有可能是离底的,要调到上钩到底标尾可能在6目以上。所以如以下钩为准找底时不确定因素大。)先调几找几再按程宁的方法反向验证,即将标下移一目如果标尾外露也少一目,钓时再把标上移一目即为精确底,也称不灵不顿。这里说明一下不灵不顿和调几钓几可不完全是一回事,调几钓几内涵丰富,不灵不顿只是他的一种表现。不灵不顿是指上饵轻触底,下饵到底,是已经把饵的重量考虑在内的。如果饵比重大的话,单考虑调几钓几,上饵可能在泥里。调几钓几只是一种视觉表现,灵顿在饵重只有自己知道。饵重是由鱼情塘底的状况及调钓来决定的,饵重不考虑好找底调钓还有什么意议!
用饵来找。用多大的饵钓就用多大的饵来找底。和用橡皮泥来找底一样一定要反向验证后才算找准底。找底的饵一定要多捏几下。橡皮泥找底是为了防鱼的干扰。可能更准一些。
精确找底对付慢鱼可以说是磨刀不误工,对付快鱼我看有点形而上学了
很同意你的说法。不过对付老头鱼用钩用饵和对付滑口是有区别的,老头鱼的嘴是反复受伤再自行愈合的,有的嘴圈子都被钓鱼人钩跑了,学医的都知道受伤再自行愈合的一般都是疤痕愈合,疤痕是又硬又脆的组织,失去了活动功能,早有人不称那是鱼嘴了,那是一个洞,而且是比正常鱼嘴大很多的洞,洞边还极不规则。它们被进化成象鲢鱼一样*吸食来进食(有人从水下摄影观察过滑鱼吃钩是吸的快吐的快,但吃吐出的粉饵是无所顾忌的。不是鱼能,因为它们吸粉饵是正常进食呀。),由于口不能闭口腔负压不会太低,所以钩饵入口就不会太深,进的浅当然吐的也快。
从上面可以看出对付老头鱼用钩不能小,钩大让它吐的时候自行中钩,饵要又软又轻雾化还要好
竞技中常遇到的问题讨论(二)
什么叫轻口?很难定义,它与滑口,乱口,生口等只是相对的一个概念,是鱼在特定的条件下的一种吃口。我们认识轻口,不只是为了怎样去钓轻口,更主要的是为了变轻口为正常吃口(所谓正常吃口我们可以把它理想化成鱼吃口稳,见食不惊,吞食不乱,虽抢食但不过分,过分抢食即是乱口了,虽然理想化但在实钓中我们也常能遇到。),稳定鱼的正常吃口而不乱口。这才是我们讨论的真正目的。
随着钓鱼技术的发展,高手的钓技仅仅停留在能迅速认识鱼口,并且能知道怎样调钓已远远不够了,真正的高手不但能认识鱼口并且知道怎样来对付它,更主要的是要知道怎样来控制鱼口,引导鱼口向你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我们玩的就是挑战。
我们开始认识的鱼口只是一个点,可我们钓的却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鱼口是随时变化的,我们处理的好鱼口可能有利于我们垂钓。我们处理的不好鱼可能越来越难钓,如你确定一口塘为轻口而钓之,搓小而雾化差的饵等鱼,鱼可能会越钓越少,鱼一少吃口肯定越小心,易受惊,口更轻更少,最后可能停口。如果鱼越引越多,再加上气压变高,气温回暖,鱼的吃口可能越来越好,把握不住可能行成乱口。相信大家都尝过乱口之苦吧!所以不但要会钓一特定吃口的鱼,还要知道鱼口的变化过程并加以控制。外部条件我们是变不了的,唯一能变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不变那只有听天由命了。不过我们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有时鱼的吃口我们是变不了的,等我们的招数用完不见效果,那只有叫听天由命了!
下面就谈谈关于轻口的问题:
先谈鱼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轻口。
1, 冬天天冷温度低。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即使在大棚里冬天鱼口都很轻。
2, 生口鱼受惊。在生口塘连续数场比赛后,鱼大部分被钓过,鱼受惊后吃口可能变轻,甚至停口,但滑口就不一定吃口变轻,滑口鱼常变乱。有时也可变轻。
3, 夜间突变大风降温,早晨鱼口也可能变轻。
4, 高温低气压鱼缺氧达一定程度鱼吃口也可能变轻。
5, 要看鱼的来源。特别是对大鲫和混养。
A, 如果是粗养(从不喂养,*天收)水面清塘送来的鱼,这样的鱼与人打交道少,特别惊,吃口又小又轻。
B, 对经常喂养的混养塘,鱼已形成条件反射,对人及外界胆子会大些,吃口相对会重些。
C, 对于精养塘送来的鱼,鱼基本上是不怕人的,吃口最好。另外有一种按斤收费的精养塘清塘鱼,鱼最难钓。这样的鱼不但惊,吃饵小心,而且口还滑,因为这样的鱼虽不是被反复钓放的但却是在水底反复脱钩的。我就亲眼见过一塘主清塘时的鱼情,那鱼嘴几乎没有完好的,鱼还比较瘦,这样的鱼很难被人钓走,老板只有清塘换鱼。因为这样的塘口都是些钓腐败鱼来钓的,他们大多数是传统钓,一见标动拼命向后一甩,大鲫鱼是从不用抄网的,大混养很少溜鱼,都是硬挺,跑鱼特多。这样的鱼又滑又惊吃口肯定也轻。想钓这样的鱼非原塘颗粒莫属。
6,剩下的大家补充补充------------
轻口的垂钓方略
下面就以钓50克以下的小鲫为例略谈一下,只是抛砖引玉,不一定有用,欢迎拍砖。
钓组
由于轻口小鲫吃口小,标的反应也小,为了能看到鱼吃饵的信号,钓组中所有的配件都要用到最小。首先谈一下用竿,应该选又轻又软的竿,用轻竿人不会疲劳,提竿的力度好掌握。用软竿是和小钓组相适应的,因为钓这样的轻口小鲫大线一般用0。2—0。3的,子线一般选0。08—0。1的,钩用到袖0。5—0。8的最大不超过1。0的,钩条要用细条的,如果竿硬提竿时易断线,又由于鱼小,口轻,钩又小提竿时钩的都不深,多为鱼的嘴内表皮而且还是*嘴边的附近,力稍大一点极易脱钩跑鱼。
用标
不管选什么标型都应选小号的。标型可有三种选择1,长碳脚短身硬长尾,这种标翻身慢,吃铅小下降慢,灵敏度高,是钓轻口小鲫的首选。2,短碳脚长身硬长尾,对付小鲫的密度高,信号多而乱,中鱼低的情况,翟老师曾经就把鬼手孔雀翎的软尾改细钓,这种鱼效果很好,大家可以借鉴。3,对底部降层恶劣,钓饵刚到底时有信号,到底后又没有信号了,说明鱼已不愿在底索饵了,可用碳脚短枣核体型的标来钓,因为这样的标体两头尖,信号放大,抓底层离底接口比较好。
用饵
由于是轻口小鲫,饵一定要轻,饵料中的轻性物质(雪花粉等)最好大于70%以上,搓饵中尽量不放拉丝粉,搓饵要小,状态要园,雾化要好,一般用丸九搓。拉饵中拉丝粉也要比平常少,饵拉出时状态要小而园,饵尽量在钩槽内,钩柄上不要有饵,因为鱼口轻鱼吸钩柄上的饵时钩难入口,空竿就高,影响比赛时的心态。饵味至少要选三种,腥,腥香,相对无味的。
垂钓中注意事项
1, 不管钓底还是钓浮,都要尽量抛满线,目的是增加鱼就饵的机会。到底不吃就引逗,引逗幅度要小,看到标有半目变化即可。
2, 握竿时竿的后把要在手心里,目的是提竿时力度好掌握。
3, 要牵着大线钓,一是能第一时间刺鱼,二是是提竿时力度好掌握,因为如果竿放竿架上,当看到信号时再去提竿,习惯性易提竿过猛。
4, 提竿刺鱼,起鱼,樀鱼时动做都要比平时轻,目的是为了防断线跑鱼。
5, 钩距不要太大。
6, 先精确找水底,再慢慢地找鱼口。
7, 钓底时抛满线饵到底后两钩饵是分开的,但钓浮时上钩饵和下钩的子线常*粘在一起,鱼就上饵时由于鱼口轻钩饵常不能入口,造成有信号不中鱼,钓浮时建议用单钩。
8, 不要老把鱼看成是轻口,特别是钓轻口滑鱼时,鱼随时都可能乱,要注意选标。
9, 大家补充补充----------
对付轻口大鲫和混养也要用比平时小的线组,但要注意一点冬天鱼吃口轻要线也无力。而夏季鱼如吃口轻但要线力不会小,在使用钓线时要考虑。
上面我所说的只是一种思路,是帮了大家,还是害了大家,我也不敢说。但我总觉得我们平时练竿也好比赛也好,我们总要有自己的思路,并思考其中的细节问题,我们的钓技才能有所提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应付各种复杂的鱼情。
欢迎大家说说自己的观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放风筝的技巧
下一篇:竹木牙角雕鉴定的要略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