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西方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哪一项是卢梭提出的( )
a.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劵,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时,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2.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3.美国《独立宣言》中原有这样一段文字:英王乔治三世“侵犯了一个从来没有冒犯过他的远方的民族的人身神圣的使命和自由的权利,俘虏了他们并把他们作为奴隶卖到另一个半球去,使许多黑人惨死于运输途中”。后来却把这一段删掉了,其原因是 ( )
①它具有煽动黑人反抗白人种族歧视的意味 ②它不利于美国人民团结一致对付英国
③它指责英王犯下了侵犯人权的罪行 ④北美存在种族歧视,而这段文字替黑人申辩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教士是眼睛,给人指明道路;贵族是手臂,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国王;平民是人体的下肢,支撑着政治机体的上层部分。”中世纪最盛行此观念的地区是( )
a.英格兰 b.法兰西 c.俄罗斯 d.阿拉伯
5.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主流思想这样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 )
a.民主共和 b.维新变法 c.文学革命 d.中体西用
6.近代某思想家说:“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据此,该思想家应是( )
a.陈独秀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李鸿章
7.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
a.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b. 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
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
8.袁世凯恢复帝制后,宣布第二年改元“洪宪”,有人讽刺这一年号一半是“清朝”,一半是“共和”(“洪”字的左边是“清”的三点水,右边是“共”字)。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 )
a.民主共和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需要一个君主立宪制时期作为过渡
b.中国从专制走向共和必然要经历多次反复
c.中国社会由“家天下”过渡到“公天下”的进程十分曲折
d.袁世凯充当了由专制制度走向民主共和制度的中间媒介
9.“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论法的精神》的出版 d.《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10.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
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11.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②人民民主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关于欧洲早期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欧洲工人阶级认识到他们苦难深重的根源
c.欧洲工人阶级经历着深重的苦难 d.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13.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指出:“统一战线模 范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材料中所说的政府应该是( )
a.工农民主政府 b.人民民主专政政府 c.国共联合政府 d.“三三制”政府
14.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15.秦始皇任用三公的标准是“贤”和“能”而不是“亲”和“贵”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
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彻底否定了世亲世禄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6.称婚姻大事为结“秦晋之好”,源于秦、晋两国国君几代的互相通婚。这一典故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17.在古代雅典,asion一词是指那些仅在身体意义上属于这个城邦,但被排除在公民政治活动之外
的自由民。下列人员可以归为asion的有 ( )
①法庭陪审员 ②被放逐的执政官 ③首席将军的妻子 ④家庭奴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
a.契约至上 b.公平公正 c.重视证据 d.注重程序
19. 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 )
+《高二历史统考试卷》相关文章
- › 高二历史上半学期模块检测试题
- › 高二历史期中试题与答案
- › 高二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
- › 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 高二历史知识点:明清时期的文化记忆口诀
- › 高二历史总结:大国双边关系撮要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历史统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