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三:近年来中美关系大事摘录
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l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
系地位。
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关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
(3)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2分)结合以上材料就中美
两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双边关系谈谈你的看法。(2分)
27.(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故居由康氏祖屋、纪念馆、澹如楼、荷塘、藏书接、康氏宗祠、大
同牌坊、进士旗杆夹等组成。……(以康氏故居为主的苏村)治理蛄构,基于血缘相续、
永不间断的宗法习俗传承,发于自觉、系统、崇高的理性价值导引,成于亲切、自然、
浓郁的文化环境浸润,而服务于建立和维护乡村和谐之最终目的。
——于风政《从南海苏村的文化遗存看中国古代的乡村治理》
材料二:
表3 中国乡村管理的三种典型模式
管理模式 推行时间 主要特点
双轨政治 秦—清 包含着自上而下的国家行政权和蕴含在乡村社会内部的自治权两个方面。这两种权力同时存在,有效地统治和控制着广大农民。
人民公社体制 l950年代末—1980年代初 国家权力空前深入地介入农村,对乡村社会实行全控型管理。兼具基层行政管理和社会生产管理的双重功能,又是农村基层社区组织。
村民自治 1980年代中期以来 依照法律,村民享有自治权,乡政府的行政权对村一级而言只是指导而非领导,自治权和行政权二元并存但并不是一体而是掌握在不同成员手中。
(l)中国古代“双轨政治”的乡村管理模式实行的政治、经济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这种文化型自治结构的特点。(5分)
(2)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
因?(8分)
(3)材料二中“人民公社体制”与世界上哪一国的农村模式相似?试从表中“人民公
社体制”的特点分析其实践结果?(4分)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村民自治”实行的背景。(5分)
参考答案
1—5 BACCC 6—10 ADBBD 11—15 AAABD 16—20 CDCCB
21—24 DCBC
25.(17分)
(1)皇帝和三省大臣的综合意见。(2分)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三省的分工与合作,一定程度上能避免政务裁决的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的统治力量。(2分)
(2)不正确。(1分)秦朝设置丞相等三公官职,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较为完备的中
央政权组织;秦亡于暴政,而非设置丞相。(2分)其实质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
步强化(或进一步加强皇权)。(2分)
(3)问题:政治上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
的利益与主权。(2分)解决:制定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
邦制。(2分)
(4)中国:中央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独立的权力;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
合。(2分)
26.(13分)
(1)美国采取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1分)活动:与苏联等国家建交;抗美援朝;提
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亚非会议。(答对4点可得4分)
(2)行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与
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分)影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抑制了苏联的
霸权主义,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2分)
(3)态势:合作与冲突交织。(2分)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
题,促进交流和合作。(2分)
27.(22分)
(1)基础: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宗法制)。(1分)
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1分)
特点:融宗族、教育、环境三位于一体(以宗族为基础、强调教育引导、注重环
境熏陶)(答l点或只答名词1分,答2点2分,意思表达清楚3分,其他
言之成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此问满分3分)
(2)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西儒结合;托古
改制。2分)
原因:①康有为从小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思想教育,使他受传统思想影响很
深;(2分)
②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要求建立民主政治;甲
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甲午战争,民族危
机日益严重,要求救亡图存。(1点2分,答对任意2点可给4分)
(3)国家:苏联。(1分)
实践结果:一方面,加强对农村的行政和生产管理,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1分)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权力高度集中,统得过多、过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
发展,导致了农业、农村、农民的长期贫穷落后,迟滞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2分)
(4)背景:新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1分)如乡镇取代人民
公社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1分)改革
开放的进行,(1分)如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1分)
+《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 › 高二历史上半学期模块检测试题
- › 高二历史期中试题与答案
- › 高二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
- › 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 高二历史知识点:明清时期的文化记忆口诀
- › 高二历史总结:大国双边关系撮要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