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尾升华了主题。
小说的结尾部分写“我”和索科洛夫父子分手的情景及“我”的感慨。 索科洛夫与凡尼亚和“我”告别后,“我”的感慨是作品主题的升华。在听完索科洛夫的叙述后,“我”被索科洛夫的叙述打动了。战争的灾难给人带来了不幸,可是俄罗斯人不屈不挠的意志能够直面一切苦难。索科洛夫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默默地接受了命运。这是作者对索科洛夫这种普通战士的高度赞扬。小说的结尾,凡尼亚的一挥手是神来之笔,若非生活中亲历,实在难以构思出这样的细节。而“我”的感受更加真切:“刹那间,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看到男人的眼泪?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合作探究
1.本文中,索科洛夫的命运是悲惨的,他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经历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通过他的叙述,你能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吗?
探究:索科洛夫饱受战争痛苦,他的叙述始终是伤感的,然而又流露出逆来顺受、几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朴实,在苦难中他坚忍不拔,受尽摧残而心地依旧善良。
2.索科洛夫收养凡尼亚看上去像是一时冲动,其实这中间有着一定的必然性。试从人物性格角度作简要分析。
探究:索科洛夫虽然屡遭打击,但俄罗斯人不屈不挠的意志,顽强刚毅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善良和同情之心,决定了他不会失去希望,失去对未来的向往,失去对爱的渴求。遇上凡尼亚是偶然的,收养流浪儿是必然的。
3.本文最后一节,当凡尼亚挥手向“我”告别时,作者写道,“仿佛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探究:读懂了索科洛夫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与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主人为什么会哭,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着的小手触动了有良知者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我”不想让孩子看到经历过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 文苑小憩
【美文欣赏】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来取走。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一天晚上,屋子里闯进来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着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蜡烛也好吗。”他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等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询问德国少校:“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赏析】 这本来是一篇以战争时期的生活为题材的文章,但从作品的内容中,我们却看不到断壁残垣,看不到烈火硝烟,更看不到对血污泪痕的描写。本文虽不是着笔于前线的故事,但是给读者的印象却更加深刻,比前线的战事更加令人紧张。这全赖于文章情节的曲折多姿、波澜起伏的巧妙安排。险象环生、扣人心弦的情节更加有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文章在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肖像、心理、语言、神态等,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大家文坊】
“本位爱国”与理性昏迷
王开岭
9月12日。下午。给高三某班上课。
讲授结束后,我走下台去,沿走道踱步,猛见后墙黑板的角上竟有一行歪歪扭扭的白粉笔字:“打倒美帝国主义!”外加一枚带翅膀的卡通式zha弹。我惊愕了。
一股莫名的憋闷和压抑像那枚zha弹袭击了我。
或许,这举动不免有玩笑之嫌,就像厕所漫画或课桌文字,属一种恣肆,一种自娱。但我的疑问是:为何不是“打倒恐怖主义”而是“打倒美帝”?为何拿这全社会全世界为之泣容为之沉痛的灾难——放纵自己的虚妄?如果仅仅是一个玩笑,那到底还有什么可让其认真对待和正视的东西?若确是一种真实的内心宣泄,那这真实就更可怕了。
数千人在集体死去,在没有告别和准备中死去。他们中,没有一个被赋予了死亡的理由。
这可笑吗?能用一个玩笑来注解吗?
几千年来,在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内容中,理性资源向来匮乏,整体的人类意识一直被“本土文化”“王朝文化”所遮蔽。所谓的“爱国”常常解释为一种“利益爱国”“宗族爱国”“情绪爱国”,在“爱国”一事上陷入一个怪圈,即:“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保王主义” 比如“岳飞”情绪(“外御”与“忠君”)、“成吉思汗”情绪、“郑成功”情绪、“义和团”情绪 它们不仅充斥着我们的史颂,更充斥着孩子的心灵和文化思路。教育者总习惯于一种单向、点击式的方法来简单地命名,而忽视了理性的全方位审视,乃至出现了众多的尴尬与矛盾。
法国学者路易斯·博洛尔在《政治的罪恶》中说:“当一个民族不再相信任何事物之后,它就只会相信暴力和金钱。”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信仰在失去了理性依托之后,便开始积弱,而积弱到一定程度,便极易诞生“恃强”的恐怖主义。
恐怖是弱者自以为是的一种“恃强”,反恐怖无疑是一种“镇邪”。对付“反人道”的最佳方式就是人道,而反抗“非理性”的唯一工具亦即理性。否则,如果武力变成了反恐怖的目的而不再仅仅是手段,制止犯罪带来了新一轮犯罪,那“反恐怖”也就成了货真价实的“恐怖”,即会激起更多更残酷的恐怖回应 为此,博洛尔的另一番话将提醒愤怒的受害者:“恐怖会导致与恐怖作斗争的人也变得残忍,它使温和的人也学会了暴烈莽撞。”(本文有删节)
【赏析】 战争,它是由人类发动的对人类自身的残杀,是邪恶中最大的邪恶,不论这邪恶发生在中东还是纽约世贸大楼,无论是发生在印巴还是莫斯科剧场
爱国,不是狂热,不是幸灾乐祸的窃喜。美国9·11事件不仅仅是美国的悲剧,更是全人类的悲剧。本文思想深刻,针砭时弊。纵观全文,作者主要批评有些学生缺乏人道主义情怀,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哪国人而不是“人”。作者在最后一段中阐述了“恐怖”与“反恐”之关系,尤其强调“反恐”不能演变成“恐怖”活动。 课堂训练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有两处错误的是( )
A.瓦砾.(shu ) 刹.(shà)那间 狙.(zū)击手 送丧.(sānɡ) B.窒.(zhì)闷 颤.(chàn)动 远眺.(tiáo) 粗犷.
(kuànɡ)
+《高一语文课时练习与详解:一个人的遭遇》相关文章
- › 高一语文必修一《静女》教案
- › 高一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归纳
- › 高一语文粤教版第一册文言文古诗词知识点
- › 高一语文必修1试题及答案
- › 高一语文诗三首教案
- ›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课时练习与详解:一个人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