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语文

当前:首页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日期:10-31 19:52:31 | 高一语文 | 浏览次数: 653 次 | 收藏

标签:高一语文,http://www.gaofen123.com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

  召(zhào)唤

  词语部分:

  戕害:伤害。

  青出于蓝: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镂刻;舍,停止。

  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视的样子。

  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反,类推。

  文本选萃:

  赫尔曼·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完善”。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人们在用心研究经典作品之后,便能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点拨:(1)塑造心灵;(2)培养人格;(3)增强修养;(4)潜心读书;(5)经典的力量。

  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

  点拨:(1)修养没有极致,而是一辈子的事;

  (2)执著才能永恒。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点拨: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点拨:(1)持之以恒方有成效;(2)优势与劣势。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点拨:(1)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

  (2)学识的高下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的大小;

  (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

  写作借鉴:

  《劝学》

  巧妙设喻。以常见的道理或现象设喻,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也有感染力。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灵活有变,形式多样:有的寓道理于比喻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不舍”等;有的反复设喻说明道理,如连用“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舟楫、假舆马”等五个比喻,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设喻方式富于变化,把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有的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等;有的正反设喻,如“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蚓”和“蟹”等。

  《师说》

  正反对比论证。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三个方面作对比,论述从师而学的必要性。先以“古之圣人”的“从师而学”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再以人们为子“择师而教之”与自身“则耻师焉”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的“群聚而笑之”作对比。三组比较形成鲜明对照,彰显不从师而学的荒谬,对当时的不良风气作了有力的批判。

  自测练习: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1、  輮以为轮。

  2、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或师焉,或不焉

  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1、輮以为轮

  2、金就砺则利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而神明自得

  5、古之学者必有师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吾从而师之

  8、今之众人

  9、小学而大遗

  10、弟子不必不如师

  试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7、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8、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9、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上一页  [1] [2] 

TAG:知识点  高一语文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 更新

高一语文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