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文学常识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一语文

当前:首页 >> 高一语文文学常识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一语文文学常识专题练习及答案

日期:10-31 19:52:31 | 高一语文 | 浏览次数: 613 次 | 收藏

标签:高一语文,http://www.gaofen123.com 高一语文文学常识专题练习及答案,

  【答案】 D(王之涣不是田园诗派)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世界文学史上,我国的鲁迅和俄国的果戈理都以《狂人日记》为题写过小说,成为文坛佳话。

  B.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C.在元代文学中,首先异军突起的是杂剧,它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后人又把散曲和小令合称为“元曲”,与唐诗、宋词并举。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学形式叫“铭”。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柳子厚墓志铭》。

  【答案】 C(元曲应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汉书》《临川先生文集》《二马》的作者分别是范晔、王安石、老舍。

  B.历史散文从内容看,有以记事实为主的和以记人物为主的两类;从体裁上看,主要有编年体、纪传体等,《资治通鉴》应属编年体。

  C.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写了许多杂文,后来编成《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野草》等集子。

  D.“三部曲”的说法源于古希腊,原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后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如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茅盾的《春蚕》《秋收》《残冬》等。

  【答案】 C(《野草》是散文诗集)

  1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志》《柳河东集》《边城》作者各为陈寿、柳宗元、沈从文。

  B.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的诗人、词人。

  C.剧本《奥赛罗》、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儒林外史》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罗曼?罗兰和中国的吴敬梓。

  D.小说《红岩》《红与黑》《伤逝》的主人公分别是许云峰、于连、涓生和子君。

  【答案】 B(李清照是南宋词人)

上一页  [1] [2] 

TAG:文学常识  高一语文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 更新

高一语文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