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馒头的面团发酵过度会发酸,要除去酸味,可在面团中加入( ) A.氢氧化钠 B.氧化钙 C.碳酸钠 D.氯化钠 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NaOH、HCl B.BaCl2、Na2CO3 C.NaCl、Na2SO4 D.CuSO4、KOH 3.有M、N、R三种金属,将M和N浸入稀盐酸中,N溶解,M不溶解;将M浸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在M的表面有R析出,则M、N、R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可排列为( ) A.R>M>N B.N>R>M C.R>N>M D.N>M>R 4.CuSO4不能用下列哪种容器盛放( ) A.铁质容器 B.铜质容器 C.银质容器 D.塑料容器 5.下列各组物质的混合物,溶液质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 A.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 B.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 C.碳酸钡溶液与盐酸 D.铜和硝酸汞溶液 6.下列关于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B.能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的化合物是碱 C.溶液的pH大于7的化合物可能是碱 D.100g10%NaOH溶液与100g10%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7.下列试剂中,能将Na2CO3、NaCl、BaCl2三种物质的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盐酸 B.稀硫酸 C.石蕊试剂 D.澄清石灰水 8.若将50g18%的NaOH溶液和50g18%的盐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的pH=7 B.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 C.混合溶液质量为100g 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8% 9.已知甲、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若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当溶液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M:N时,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7,则甲和乙应是下列物质中的( ) A.盐酸和氢氧化钾 B.碳酸钠和氢氧化钡 C.盐酸和氢氧化钙 D.氢氧化钠和硫酸 10.分别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NO3)2、Na2SO4 B.CuSO4、NaOH C.AgNO3、HCl D.NaCl、KNO3 11.利用无色酚酞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A.BaCl2、H2SO4、HCl B.NaOH、KOH、HCl C.K2CO3、Na2CO3、KCl D.NaCl、NaOH、HCl 12.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SO42-、Ba2+、NO3- B.Ca2+、H+、NO3-、Cl- C.Mg2+、K+、NO3-、Cl- D.K+、Na+、Mg2+、SO42- 13.小明学习化学之后,想在家里用化学方法来鉴别碱面(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观察它们的颜色 B.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C.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 D.分别尝它们的味道 14.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质量关系,符合下图曲线描述的是( ) 序号 甲 乙 A 铜、锌的混合物粉末 稀盐酸 B 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氯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 稀盐酸 D 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15.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KNO3 B.NaCl C.CuSO4 D.Mg(OH)2 16.将8g氧化钙投入92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等于8% B.大于8% C.小于8% D.无法确定 17.现有13.5g氯化铜样品,将它与足量的硝酸银充分反应后,得到氯化银29g,则此样品中可能混有的物质是( ) A.BaCl2 B.KCl C.ZnCl2 D.CaCl2 18.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 D.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有Cl-。 19.如图所示,在一只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悬浮着一只塑料球(不与其他物质反应,且密度1.6×103kg/m3),若小心地向杯中加入适量的30%的稀硫酸(没有溢出杯外)静置后,塑料球的沉浮情况及其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与原来相比( ) A.上浮,压力不变 B.上浮,压力增大 C.下沉,压力增大 D.下沉,压力不变 20.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Cl2、NaNO3、KOH、MgCl2 B.Cu(NO3)2、NaCl、H2SO4、KNO3 C.Na2CO3、NaCl、KNO3、NH4Cl D.ZnSO4、Mg(NO3)2、NaNO3、KCl
上一篇:2017长沙中考物理试卷点评与解析
下一篇:2017年广州中考物理:六大答题技巧
TAG:选择题 中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