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平等待人,①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②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③要摒除陈腐观念;④要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清除各种歧视,共同建立彼此平等相待、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
3、歧视的危害:损害他人平等的权利和尊严;损害了自己的尊严,降低了自己的人格阻碍了人们的和谐交往,妨害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3与人为善
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1、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德行之一,是美好品德的基石。
2、*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以善意对待和帮助别人)。
3、*善良是无私的,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善良的人不是无原则的好好先生。善良之心是博大的,无论是对自己的亲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都要怀着真诚的善意。善良要见诸行动,真诚的爱心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
二、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
1、*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对于一个自尊的人来说,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给予让我们体验到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发挥。
2、*爱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得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所以,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助人因此是快乐的。
三、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2、将心比心是急人所难。将心比心是成人之美。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我们不要去伤害别人。
知识链接
1、社会生活复杂的,人们的道德水准参差不齐。在我们的身边,总会看到一些不诚实的人,不守信的行为。请你列举三例校园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
答:例如抄作业;考试作bi;向家长谎报在学校的成绩、表现;答应家长老师要好好学习,却不付诸行动等等。
(2)、针对这些现象,请你为“打造诚信校园”提几点有益的建议。
答:1、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教育学生不抄作业,诚信考试;2、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张贴诚信标语,营造良好的诚信校园氛围;3、组织诚信校园辩论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
2、(1)、我们的周围有许多残疾人,我们应试以何种态度去对待他们?
答:平等、友善、关爱、真诚、尊重、理解、宽容等态度。
(2)、残疾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他们?如何做到平等待人?
答:在精神上不歧视,平等对待他们;在情感上关心、体贴、照顾他们,和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在物质生活上,给与他们一定的资助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3)、为了保障残疾人的正常生活,国家和社会采取了很多做法和措施,写出你所知道的三种。
答:公交车等处设有残疾人专座;车站、码头、机场、广场等处设有残疾人通道如盲道等;成立有关残疾人的组织,如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基金会等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立法上,制定了《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等。
3、1)、什么是与人为善?答:与人为善就是用善良之心待人。
2)、如何才能做到与人为善?答:与人为善,首先要正确认识善良,知道善良是真诚的广博的爱心,无私、是非分明、广博、见诸行动。其次,要将助人作为快乐之本;最后要做到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单元 相处有方
3.1理解与宽容
1、人们之间为什么需要理解?
答:1)每个人都是存在千差万别的独特的个体。
2)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会变成永无休止的战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
2、什么是理解他人(理解的含义)?
答:理解他人就是超越狭隘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好恶,以开放的胸怀去体察他人的处境、感受和想法,从而消除误解和隔阂,造就和谐的人际关系。
3、怎样做到理解?
答: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2)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3)达到理解还需要积极的沟通,即主动接近、坦诚交流、细心领会。
4)还要做到善解人意的态度,满怀善意,细心体贴,主动理解他人。
4、什么是宽容?
答:宽容就是以一种谅解和包容的心态和行为去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与自己不同的性格和志趣、甚至是别人的过错和冒犯,达到人与人的多样化的共处和合作。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
5、宽容有什么作用(意义):
答:宽容,是一种美德。有宽容才能共处,有宽容才有创造,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6、如何正确理解宽容?
答;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已的独立思考和主张,为了一团和气,一味迎合别人,坚持自已认为正确的,同时容纳别人合理的意见,维护个人创造性又保持集体合作。
7、怎样培养宽容精神?
答: 1)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已。
2)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
3)培养宽容精神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
4)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已的情绪。
3.2欣赏与赞美
1、什么是欣赏他人(欣赏的含义)?
答:欣赏他人就是怀着愉悦的心态,去发现、感受和吸纳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优美和可爱之处,只要你有一颗愿意欣赏的心,你就会拥有一双懂得欣赏的慧眼。
2、学会欣赏有何意义?
答:欣赏和赞美是使自已和别人快乐的秘诀,可以和谐人际关系,欣赏是审美能力的体现,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欣赏,善于发现,你会眼界大开。能欣赏别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
3、怎样欣赏别人?(怎样从别人身上发现美好?)
答:发现别人的体态美、性格美和深刻美,通过微笑和语言来表达
4、我们应如何赞美他人(赞美应注意什么)?
答: 1)我们应积极地赞美别人,真诚的赞美是促使人不断完善的美好的途径。
2)巧妙迂回的赞美是一种好的批评方法。
3)赞美别人必须是真心实意。
3.3竞争与合作
1、谈谈你对竞争的理解(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何作用)
答:竞争有积极作用:竟争是前进的动力,能激发人的上进心和创造力,使个人的智慧与力量得到发掘和施展,能使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加速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的进步。
竞争有消极影响:它使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情绪,使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竞争的压力可产生心情的紧张和焦虑,产生忌妒心理,甚至为了取胜而不择手段,做出有损人格的事情。
2、如何理解竞争是前进的动力。
答:1)竞争是个人前进的动力。
2)竞争是集体前进的动力。
3)竞争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动力。
3、把压力为动力需要哪些条件?
答:需要锻炼顽强的毅力,树立坚定的信心。
4、我们如何面对竞争的压力?
答:1)要把压力变成动力。
2)锻炼自已的心理素质。学会面对竞争,不胆怯,不逃避,不让自已被压力所压垮,而是勇敢地迎着压力上。
3)面对竞争压力,还必须采取正当的方式,坚守自已的人格。
4)中学生要适应竞争,对各种考试和竞赛要高标准严要求。
5、为什么社会生活既要竞争,也离不开团结合作?(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答: 1)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
2)古往今来的伟大事业大多成就于团结合作。
3)重视团结合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大家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共同提高,主动沟通理解,相互友爱宽容,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5)创造共享共赢的美好社会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二是人们之间又富于团结互助精神。
6、谈谈你对团队精神的看法?
答: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在学校,团队精神体现在校风、班风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利益。在竞争中合作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
7、谈谈你学了这一课后的启发:
答:①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地参与竞争,感受到竞争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竞争的消极影响,并努力地加以克服;
②做一个合格的竞争者,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敢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③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培养自身的合作能力,分享精诚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④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尊重竞争对手,与同学间互帮互学,互相提高,使得大家能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⑤学会在合作中竞争,虚心向别人学习,培养团队精神,不断锻炼自己的竞争本领。
第四单元 胸怀天下
4.1关爱社会
1、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社会衣食住行有何不同?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初二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知识点,排排队》相关文章
- › 初二上册地理课件:中国的区域差异
- › 初二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
- › 初二上册语文辅导:阅读练习
- › 初二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 › 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重点知识复习
- › 初二上册化学:例题分析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上册政治复习提纲:知识点,排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