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期末考试模拟测试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关于法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则
B、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人人都必须遵守
C、法律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D、法律主要是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信念的力量来维护
2.下列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有
①故意损坏公用设施;②非法存放、携带枪zhi弹yao;③故意损毁交通标志,影响车辆通行;④故意污损国家保护文物、名胜古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这种行为规则( )
A、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维护 B、只对违法犯罪分子适用
C、在局部特殊地区适用 D、具有普遍适用性,人人都必须遵守
4.虚假广告或假冒他人商标诋毁竞争对手的行为违背了( )
A、公平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平等原则 D、刑法规定的原则
5.某酒店用二锅头兑白水冒充“宫廷玉液酒”卖180元一杯;一盘大萝卜以“群英会萃”名卖80元。这种行为( )
A、符合市场竞争规律 B、欺骗了顾客,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C、愿打愿挨无可厚非 D、是卖假货,违背了公平原则
6.某市召开“扫黄打非”宣判大会,判处贩卖yin秽VCD影碟的胡某有期徒刑13年。这件事例表明我国法律( )
A、规范、引导精神文明建设 B、打击投机倒把、贩卖货物的行为
C、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 D、从重处罚向未成年人传播yin秽物品
7.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必须反对( )
①“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②“先生产后生活”的观点;③只要环境,不准发展的“零增长”观点;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8.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 )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B、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C、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D、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9.下列行为属于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 )
①营业性舞厅向未成年人开放;②招用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做工;③教师体罚学生;④实行有别于审理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殊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未成年人要依法自律,是指( )
A、 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尝试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一般不做
B、 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尝试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C、 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D、 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禁止性规定,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
11.对国家和人民危害最大的犯罪是( )
A、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B、抢劫、盗窃等侵犯财产的犯罪
C、赌博犯罪 D、毒pin犯罪
12.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 )
A、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宪法规定的内容重要
C、宪法的产生早于普通法 D、宪法包含普通法律
二、辨别改错
1.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其内容包括执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两个方面。( )
改正:
2.一般违法行为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因此,不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改正:
3.教育和保护相结合,是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目的。( )
改正: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 )
改正:
5.只要有法律规定,就能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
改正:
6.在我国现阶段,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 )
改正:
7.我国允许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已不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了。 ( )
改正:
8.对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一律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处罚 ( )
改正:
9.法律最重要特征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 )
改正:
10.故意毁损公用电话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 )
改正:
三、简答题
1.2001年10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玩忽职守罪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谈谈你对此认识?
2.观察下列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老师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2)作为学生,你应怎样对待此类行为?
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4.从国家利益和青少年的自身需要两方面,说明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
四、辨析题
1.发展经济往往会破坏环境,因此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只能是“顾此失彼”。
2.只要不犯罪,就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初二政治期末:模拟测试》相关文章
- › 2016海口市初二政治期末考试
- › 初二政治总复习训练
- › 初二政治期中测试试卷
- › 初二政治复习资料: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 › 初二政治上册教案之第一单元
- › 初二政治暑假作业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政治期末:模拟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