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终:死亡。
95.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96.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一词多义】
出:
(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分享。
寻:
(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
(1)便舍(shě)船:丢下。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
(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
(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标记或者是标记的符号。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名词)
之:
(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另有说法为代之误入的渔人。
为:
(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把······当作。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读wèi,介词,对、向。
www.gaofen123.com
遂:
(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3)后遂无问津者:“就”。
得:
(1)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2)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
闻:
(1)鸡犬相闻:听见。
(2)闻有此人:听说。
作:
(1)其中往来种作:劳作
(2)设酒杀鸡作食:制作(食物)[3]
其:
(1)复前行,欲穷其林:那,那片
(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他,指代渔人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他的,指渔人的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如:“便要还家”
【古今异义】
缘溪行(古义:沿着,顺着 ;今义:缘故,缘分)
芳草鲜美(古义:花;今义:气味芬芳)
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菜肴等新鲜美味)
欲穷其林(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林尽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
仿佛若有光(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豁然开朗(古义:开阔明朗;今义:乐观,畅快 多形容性格)
屋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悉如外人(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问所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
便要还家(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
咸来问讯(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遂与外人间隔(古义:间离隔绝; 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
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血缘,亲友关系的人)
说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便扶向路(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既出(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处处志之(古义:动词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便扶向路(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
未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寻病终(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后遂无问津者(古义:渡口,路,探访。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成语】
1、世外桃源
成语释义: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战乱的美好地方。
成语例句: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2、.豁然开朗
成语典故: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成语例句:宝玉豁然开朗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成语释义 从黑暗狭窄变的开阔明亮。比喻领悟到一个道理
3、怡然自乐
成语释义: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晋·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死后友人私谥“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人)《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示例: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度,但他却怡然自乐,认为是义薄云天,忠贯日月,大有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的气概。--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复辟谬说》
刘厚守听了,怡然自乐,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4、无人问津
成语释义: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成语出处:“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示例: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却根本无人问津.
结构:兼语结构
用法:常作谓语、定语、宾语
近义词:置之不理
反义词:门庭若市
古意为渡口,今意为唾液
www.gaofen123.com
5、.鸡犬相闻
成语释义: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成语出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成语例句:乡下景色很美,鸡犬相闻,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6、阡陌交通
成语释义: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成语出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成语例句:那一片片水稻田中,阡陌交通,掩映着农家的自在。
7、黄发垂髫
成语释义: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成语出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落英缤纷
成语释义:落花纷纷。缤纷,纷纷。
成语出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成语释义:形容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10、与世隔绝
成语释义: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罕至的极偏僻的地方。
成语出处: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1、不足为外人道
成语释义:不值得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原句:“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屋舍俨然
+《初二语文上册课内诗词、文言文复习要点一》相关文章
- › 初二语文教学反思
- › 初二语文上册古诗测试题
- › 初二语文文言文习题答案:聊斋
- › 初二语文习题答案:醉翁亭记&岳阳楼记
- › 初二语文复习:古诗默写
- › 初二语文文言文复习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语文上册课内诗词、文言文复习要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