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湘教版初一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供广大初一学生作复习参考。
1.“生活在距今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原始人
2.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已经去过出土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
A 广东 B 湖南 C 云南 D 陕西
3.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与世人见面。其中“欢欢”的原型是“火”,被称为“火娃”。火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有 ①烧烤食物 ②照明御寒 ③驱赶野兽 ④促进体质和脑的进化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很多同学喜欢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留长的种植史。请结合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A 北京周口店 B 陕西半坡村 C 浙江河姆渡 D 山东大汶口
5.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慧的中国人。下列几处人类遗址中,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 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半坡人遗址
6.我国原始农耕时代未达到的是
A 种植粟 B 制造陶器 C 种植水稻 D 铸造铁器
7.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的共同之处不包括
A 建造房屋 B 制作陶器 C 种植水稻 D 饲养家畜
8.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前身是
A 戎族 B 鲜卑族 C 蚩尤部落 D 华夏族
9.1937年4月5日清明节,毛泽东写了一篇祭文,有“赫赫始祖,吾华肇造”的句子,其中“始祖”是
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大禹
10.他是我国历史上治水英雄,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这位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伟人是 A 炎帝 B 尧 C 蚩尤 D 大禹
11.《礼记·礼运》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发生在
A 山顶洞人时期 B 半坡氏族时期 C 尧、舜、禹时期 D 夏朝建立初期
12.阅读古代史学著作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给我们一个信息:西周统治者管理国家实行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等级制度
13.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徒,最后一次迁徒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徒的组织者是
A 商汤 B 武丁 C 盘庚 D 商纣
14.下列各项中,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的是 ①交纳贡品 ② 交纳赋税 ③ 带兵作战 ④ 服从命令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15.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
A 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 任用贤君,勤政爱民 C 加强国防,充实军队 D 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16.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代的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青铜神树 D 青铜面具
17.“中国”的英文写法为China,“瓷器”的英文写法为china.以此推断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
A 两个单词字母相同纯属巧合
B 夏朝时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C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在外国人心中,瓷器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
D 奴隶社会中,中国瓷器的对外贸易已经很发达
18.商朝时,一名奴隶的命运不可能是
A 被强迫参加集体劳作,没有人身自由 B 连牛羊的价值都不如
C 被杀死作为供品 D 到一定年龄可获得人身自由
19.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五谷在我国首先齐备是在
A 夏朝 B 商周时期 C 战国时期 D 春秋时期
20.“烽火戏诸侯”中只为“倾国一笑”的昏庸周王是
A 周平王 B 周武王 C 周幽王 D 周文王
21.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号召,实际上是为了
A 维护周天子的绝对权威 B 打退少数民族的威胁
C 维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D扩大自己势力,成就霸业
22.从晋文公成就霸业的条件来看,起决定性因素是
A 改革促进发展 B 社会环境优越 C 自然条件优越 D 统治者个人素质提高
23.下列哪一战役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24.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 重农抑商 B 统一度量衡 C 迁都咸阳 D 按军功授爵
25.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 简单的使用 B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C 水利工程的兴建 D 驿道的拓宽
26.“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称赞的是
A 伊尹 B 李冰 C 姜尚 D 商鞅
27.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A 他在战争中立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 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
C 后来,他用卖粮的钱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
D 四十岁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
28.我国现在实行省、县、乡三级地方行政机构,我国最早使用县制开始于
A 楚国 B 齐国 C 魏国 D 秦国
29.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一段残片告诉同学们:“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这段残片上的文字应该是
A 刻画符号 B 甲骨文 C 金文 D 小篆
30.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 金文的出现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了
B 钟鼓之乐反映了我国西周时期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C 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D 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31.1979年,曾侯乙编钟那古朴、粗犷的千古绝响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它的出土地点是
A 河南二里头 B 河南安阳
C 湖北随州 D 浙江余姚
32.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兼爱、非攻 B “仁者爱人” C 祸福相依 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3.近年来,沙尘暴造成了一系列危害,损害惊人。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其实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了朴素的生态环境观,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墨子
34.小明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表演“屈原”,应说的台词应是
A 治世不一道,便世不法古 B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5.子路和冉求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孔子给他们的答案却完全不同,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A 启发诱导 B 因材施教 C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D 择优而教
36.战国时期,形成了许多学派,学派间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各国竞相变法,社会大变革 B 乱世出英雄
C 学术繁荣 D 频繁的争霸战争
37.诸子百家中,在如何治理国家方面形成对立观点的是
A 儒家和道家 B 墨家和道家 C 儒家和法家 D 法家和兵家
38.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十八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
A 甲骨文 B 小篆 C 大篆 D 隶书
39.郭沫若先生认为它“连接长江、珠江水系,两千余年前有此,诚是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他高度评价的这个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三峡
40.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 树立秦的形象 B 禁止儒学传播 C 不让人们读书 D 加强思想控制
二.非选择题
41.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经济飞跃发展、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第一个称霸的国君是谁?
(2)春秋时期的哪一史实被誉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其中闻名世界的是哪一项工程?
(4)请列举三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3分)
42.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1)文中的“卫鞅”是谁?变法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2)他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次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产生什么影响?
43.论述题
有人认为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过贡献的杰出政治家,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允许有第三种观点)为什么?
+《初一上历史试卷》相关文章
- › 初一上历史试卷
- › 初一上历史总复习题精选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上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