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试题在线财会考试高级会计师考试2017年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模拟试题(1)

高级会计师考试

当前:首页 >> 2017年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模拟试题(1)

2017年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模拟试题(1)

日期:02-11 15:33:44 | 高级会计师考试 | 浏览次数: 181 次 | 收藏

标签: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高级会计师考试真题,http://www.gaofen123.com 2017年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模拟试题(1),
北海公司对该预计负债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万元不正确。因为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并且以后年度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下,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该事项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33%=66(万元)。
2.2008年末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170万元,相关的收入已包括在应税利润中,将来收回应收款时不需再交税,因此该应收账款的计税基础是1170万元。由于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资产的计税基础,两者没有差异,不形成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3.北海公司对该固定资产事项对所得税的影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不正确。理由:
(1)计算2008年12月31日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2008年应计提折旧=(1550-50)×(5/15)÷2=500÷2=250(万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550-250=1300(万元)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1550-[(1550-50)÷5÷2]=1550-150=1400(万元)
由于资产账面价值1300万元,资产计税价格140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2)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33%=33(万元)
4.存货账面价值为750万元(1000-250),存货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5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0×33%=82.5(万元)。
5.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价,其账面价值为640万元,而其计税基础为600万元,两者的差额形成暂时性差异。由于此项暂时性差异将使得北海公司在确定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产生应纳税金额,因此,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0×33%=13.2(万元)。
6.北海公司对联营企业确认权益,使资产增加,但其计税基础是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因此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当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是同时满足以下两项条件的除外: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故北海公司对其联营企业丙公司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案例分析三】考核主题:会计差错更正+会计政策变更+或有事项+收入+外币折算+合并范围
黄山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从2008年起执行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黄山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黄山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均在次年4月30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均在次年4月1日完成。在对2008年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发现如下会计事项:
(1)黄山公司所得税的核算在2006年前采用应付税款法,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所规定的方法。对于这一变更,黄山公司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对2008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形成的暂时性差异按照规定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2)2008年1月27日,a公司诉黄山公司产品质量案判决,法院一审判决黄山公司赔偿a公司200万元的经济损失。黄山公司和a公司均表示不再上诉。2月1日,黄山公司向a公司支付上述赔偿款。该诉讼案系黄山公司2006年9月销售给a公司的x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所引起的。a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黄山公司赔偿部分损失。2006年12月31日,该诉讼案件尚未作出判决。黄山公司估计很可能赔偿a公司150万元的损失,并据此在2006年12月31日确认150万元的预计负债。
黄山公司将未确认的损失50万元,计入了2008年2月的损益中。
(3)2008年12月3日,黄山公司向b公司销售x电子产品10台,销售价格为每台100万元,成本为每台80万元。黄山公司于当日发货10台,同时收到b公司支付的部分货款150万元。2009年2月2日,黄山公司因x电子产品的质量问题同意给予b公司每台2万元的销售折让。黄山公司于2009年2月28日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向b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黄山公司将销售折让调整了2009年2月的销售收入20万元。
(4)2008年12月3日,黄山公司与一家境外公司签订合同,向该境外公司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60万美元。12月20日,黄山公司发运该电子设备,并取得铁路发运单和海运单。至12月31日,黄山公司尚未收到该境外公司汇来的货款。假定该电子设备出口时免征增值税,也不退回增值税。
黄山公司该电子设备的成本为每台410万元。黄山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2008年12月20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8元人民币,12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7.7元人民币。
黄山公司对该笔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了936万元人民币。
(5)黄山公司为m公司的子公司,m公司总裁张某的儿子创办了甲企业,生产黄山公司所需的一种主要材料。2008年8月在张总裁的介绍下,黄山公司所需的该种主要材料全部从甲公司购入,本年度共进货3000万元,黄山公司已将货款全部付清。
黄山公司对于此项交易,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任何披露。
(6)2008年8月1日,黄山公司支付1650万元购买了丁公司的全部股权。丁公司与黄山公司同属一个企业集团,从事与黄山公司相同的业务。集团公司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决定由黄山公司收购其全部股权,收购后作为黄山公司的一个业务分部。本次收购以合并日经注册会计师审定的丁公司净资产为基础,上浮10%作为收购对价。经审计后的丁公司账面净资产为1500万元,黄山公司支付了1650万元,并于当日完成了合并有关手续。此外,黄山公司支付了8万元与本次收购相关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费用。
黄山公司将支付的对价1650万元与丁公司账面净资产1500万元之间的差额,以及审计费用计入了当期损益。
(7)黄山公司拥有乙公司30%的表决权资本。2008年10月,黄山公司与b公司签订协议,准备支付300万元购买b公司持有的b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协议约定,在黄山公司和b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并办妥相关手续后,黄山公司获得b公司拥有的b公司40%的表决权资本。11月5日,黄山公司和乙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批准了股权转让协议,12月10日黄山公司支付了全部收购对价3000万元,至2008年12月31日,黄山公司尚未完成股权交接手续
在编制200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黄山公司未将b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要求】
1.分析判断事项(1)中,黄山公司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2.分析判断事项(2)中,黄山公司将该诉讼中未确认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3.分析判断事项(3)中,黄山公司将销售折让冲减当期收入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4.分析判断事项(4)中,黄山公司将外币债权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5.分析判断事项(5)中,黄山公司对此项交易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任何披露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6.分析判断事项(6)中,黄山公司收购丁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7.分析判断事项(7)中,黄山公司未将b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分析提示】
1.黄山公司对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不正确。
理由: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正确处理方法:黄山公司应调整2008年年初留存收益,并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2.黄山公司将该诉讼中未确认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不正确。
理由: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
正确处理方法:黄山公司应调增2006年营业外支出50万元,其他相关项目应一并调整。
3.黄山公司将上述销售折让冲减当期收入不正确。
理由: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售出资产的收入,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正确处理方法:黄山公司应调减2008年度营业收入20万元,不调整成本。
4.黄山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外币债权的金额不正确。
理由:应收账款金额人民币936万元,仅是业务发生时应收账款按照当日汇率折算的金额,即2008年12月31日未按照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按照规定,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应该是期末汇率折算的金额。
正确处理方法:按照2008年12月31日汇率折算,应收账款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为924万元人民币(120万美元×7.7),同时确认汇兑损失12万元人民币(936-924)。
5.黄山公司对此项交易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任何披露不正确。
理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规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由于黄山公司和甲企业同受张总裁控制或重大影响,据此判断,黄山公司与甲公司存在关联关系,同时存在关联交易,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交易。
正确处理方法: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交易要素至少应当包括:(1)交易的金额;(2)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3)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金额;(4)定价政策。
6.黄山公司收购丁公司的会计处理不完全正确,其中将支付的对价与丁公司账面净资产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正确;将审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正确。
理由:先判断黄山公司收购丁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因黄山公司与丁公司同属一家集团公司控制,故本次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同一控制合并中,合并方在合并日取得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应当按照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确认。合并方对于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同时规定,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正确处理方法:黄山公司应将支付的对价1650万元与丁公司账面净资产1500万元之间的差额150万元,首先冲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时,冲减盈余公积。
7.黄山公司未将b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正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暂无联系方式

相关分类

高级会计师考试 更新

高级会计师考试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