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范文网知识常识对联大全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

对联大全

当前:首页 >> 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

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

日期:10-31 19:37:21 | 对联大全 | 浏览次数: 395 次 | 收藏

标签:对联大全,http://www.gaofen123.com 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

汉昭烈庙                                              (大门)

注释  汉: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刘备死后谥号“昭烈皇帝”。谥(shi市)号,古代帝王将相和名人死后,时人根据其行迹给予的称号。汉代礼制,帝陵旁必建原庙(原庙即在正庙外另立的、后修的宗庙)。汉昭烈庙为惠陵旁的宗庙,应与惠陵同时修建,即始建于建兴元年(223)。

说明  蜀汉昭烈皇帝之庙。近人刘成勋书。

明良千古                                                                  (二门)

注释  明:明君,贤圣之君。良:良弼,贤良的辅佐。

说明  明君良弼,千古垂范。清人吴英撰书。此“明”用目旁,是作者欲与“明朝”的明相区分,以免文字狱;另一说是欲强调明君之明重在能识人、识势。

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二门)

注释  昭烈庙中祭祀的祖孙有:刘备与刘谌,诸葛亮与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有:关羽父子、张飞父子、董和、董允父子等。兄弟:刘、关、张,传说三人曾结拜为兄弟,另外,关兴、关平为兄弟;君臣:刘备与其文臣、武将。人纲,即儒家文化的三纲,作者认为做人必须遵守的基本大纲,此主指“君为臣纲”和“父为子纲”。正统:封建王朝前后相续的世承系统。

说明  昭烈庙中聚合了祖孙(刘备与刘谌),父子(关羽、张飞与其子),兄弟(刘、关、张),君臣(刘备与其文臣武将)等人的塑像。他们辅佐刘备,维护“三纲五常”,自古以来生死存亡都是为争正统。刘备集团经历了齐(山东)、楚(湖北、安徽)、幽燕(河北、辽宁)、越吴(浙江、江苏)、秦(陕西)、蜀(四川)等地,南北转战,艰难立国,留下了这座祠庙。现在,他们君臣一堂,永远受人祭祀。近人刘咸?钭?书。

唯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

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                  (二门)

注释  昭兹来许:语出《诗?大雅?下武篇》“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昭,明也;兹,此也;来,指后世;许,进也。

说明  只有用德与贤,方可使人心悦诚服;刘备真诚地三顾茅庐,就是以其德和贤,求得了诸葛亮安邦定国的天下大计。刘备与诸葛亮犹如鱼水,相互依存,亲密不可分,君臣典范,昭示后世,上下一堂享受人们的祭祀。清蒋攸??题,今人魏传统补书。

文华辅国                                                                (文臣廊)

说明  这里的文臣是文人中的精华、精英,他们是蜀汉的辅国重臣。今人费新我书。

武雄知兵                                                                  (武将廊)

说明  这里的武臣都是武将中的英雄,他们都懂得怎样带兵打仗。今人费新我书。

业绍高光                                              (昭烈殿)

注释  绍:继承。高: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光:东汉第一个皇帝光武帝。这里再次强调了刘备为汉室后裔,蜀汉为三国正统的观点。

说明  刘备继承了高祖和光武帝的帝业。清人完颜崇实撰书。

使君为天下英雄,正统攸归,王气钟楼桑车盖;

巴蜀系汉朝终始,遗民犹在,霸图余古柏祠堂。            (昭烈殿)

注释  使君为天下英雄:使君,汉代习称州刺史、州牧为使君,习称郡太守为府君;刘备曾任豫州牧(刺史)等,故称使君;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里是借用曹操的话。攸(You优):所。钟:聚集。楼桑车盖:史载,刘备小时,他家屋篱东南角有一株桑树高达五丈,远望如皇帝出巡时的车盖,人们说此树非凡,刘家当出贵人。汉朝:此指西汉、东汉和蜀汉。汉朝终始:刘邦以汉中王夺天下,其辖地包括巴蜀在内,因此说巴蜀是汉朝开始之地;蜀汉也是汉朝的一部分,巴蜀是汉朝结束之地。遗民犹在,指其精神还留传在巴蜀大地。

说明  刘备为天下英雄,正统所归,王气聚集在那如车盖的高大桑树上就是明证。巴蜀是汉朝开始和结束的地方,遗民还在,刘备的宏伟霸业,至今还余留下了古柏祠堂。清人完颜崇实撰书。

惟此弟兄真性情,血泪洒山河,志在五伦扶正轨;

纵极王侯非富贵,英灵照天地,身经百战为斯民。          (昭烈殿)

注释  弟兄:此指刘、关、张。性情:人的秉赋与气质。五伦:即“仁、义、礼、智、信”五常,刘、关、张弟兄推崇五常,如刘备的仁惠,关羽的义、张飞的诚信等。扶正轨,指他们立志兴复汉室,这是做人的正轨。

说明  只有这兄弟三人真正具有人的性情,血泪抛洒山河,恪守五常,立志兴复汉室,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即是位至王侯也不是为了自身富贵,其英灵象日月朗照天地,南征北战,一心为民。近人刘豫波(即刘咸?睿┳?,今人黄稚荃补书。

生不视强寇西来,天意茫茫,伤心恸洒河山泪;

死好见先皇地下,英姿凛凛,放眼早空南北人。            (昭烈殿)

注释  死好见先皇地下:炎兴元年(263),魏国大军进逼成都,刘禅打算投降。其子刘谌说:“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刘禅不听。刘谌哭诉于昭烈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从儒学的角度看,此举同时符合“忠”、“孝”和“夫为妻纲”三纲,故一直被后世儒士称道。历代多有以此为题的戏剧,如《杀家告庙》等。

说明  活着不愿看见强敌灭国,天意如此,无可奈何;为江山沦亡,伤心恸哭;殉国而死,好去地下见先皇刘备,刘谌英姿勃勃,大义凛然;放眼四看,谁能如此壮烈。近人刘咸?钭?,今人刘东父补书。

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铁马金戈,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

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  (昭烈殿)

注释  际会:遇合,会合。丹楹画栋:红色的楹柱,绘有图画的屋梁。丕基:极大的基业、帝位。

说明  兄弟君臣会合一起,当年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树立起正统的大旗,在巴蜀建立了蜀国。祖孙父子英明贤良,千古流芳。今日祠庙巍峨,丹楹画栋,标志着汉室大业光明恢宏的过去。清人张清夜撰,今人方滨生补书。

义薄云天                                              (昭烈殿)

注释  薄:迫近,靠近。“义”为儒家倡导的“五常”美德之一。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关羽是公认的“义”的最高典范和楷模。

说明  关羽的义气高入云霄,长撼天地。近人刘咸?允椤?

诚贯金石                                              (昭烈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成都  对联  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匾额对联注释》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对联大全 更新

对联大全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