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纵横论道,到唐诗宋词的雅韵绝唱;从中华美食的香飘天下,到中国功夫的傲视群雄,几千年的岁月中,中华文化的长河缓缓流淌,树立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基与灵魂,也彰显了中国之为中国的大家风范——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于一所学校而言,文化的重要性更是自不待言,它是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效益,办出品牌的关键之所在。展开塔山小学以“大爱”为基调描绘的文化长卷,一笔笔勾描,一处处润色,悉心动人,真情暖人……
——题记
威海,世界人居之都。这座美丽宜人的海滨小城,正以其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但是,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文化的积淀为后盾,这样才有持久的动力与张力。而教育,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蕴蓄文化内涵的重任。威海市塔山小学人以时代为己任,在周玲校长的带领下,他们秉承“生命因爱而精彩”的教育理念,以 “主题活动化”特色学校建设为总抓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逐步形成了“和谐进取、自主创新”的特色学校文化风格。在塔山小学,“文化”就是一个爱意融融的 “场”,将所有热爱教育的人凝聚在一起,让无数智慧的心灵碰撞出了激情洋溢的火花。火花连缀成绚丽的教育晴空,智慧演奏出精彩的文化交响!
教师文化——奉献大爱 追求更好 享受快乐
坚持抓根固本、追求管理的简约自然是周玲校长多年不变的风格。她认为,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是对每一个师生生命的尊重、是对每一个师生生命质量的关注。为此,她提出了“生命因爱而精彩”的教育理念,确定了“主题活动化教育”的特色工作思路,并与全体师生一起讨论制定了“爱的教育”行动准则,让大爱落实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中。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使周校长深知,教师是工作的重点与关键。教师文化的和谐程度直接决定着学校文化的和谐程度,甚至可以说:教师和谐了 ——他们与自身、与学生、与环境和谐了,校园就和谐了。
因此,周校长着力在学校构建和谐、民主、政通人和的教师文化氛围。
夯实师爱根基
用感染激发大爱。“最好的管理是感染”,这是周校长在教师管理中的准则。学校遵循“以乐观造就乐观、以优秀培养优秀”的思路,引领教师成为优秀的自己,强化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他们的管理标准是:让每一个教师愉悦地工作、自主地学习、乐观地教育。他们始终坚持“把好事办好”的原则,任何工作的安排与调整,都让教师心知肚明,避免任何消极的内耗。
领导尊重教师、教师尊重学生、学校尊重家庭,这样的氛围形成之后,其感染与带动作用远远大于任何的制度与说教。在校园里营造浓厚的尊重氛围至关重要。周校长认为,尊重教师就是关注教师的内心感受,及时引导教师倾吐心声、交流沟通,不让教师有任何不畅的心结影响情绪。如每学期初,学校都让教师认真填写《学校发展合理化建议》、《教师自我评价问卷》、《学校计划反馈》等,引导教师使个人与集体的利益达成一致。学期末,以《我想对你说》的问卷形式,引导教师与领导集体进行积极的沟通。同时,公开校长的网上信箱,方便教师及时与校长沟通。尊重教师的个性差异,引导教师成为优秀的自己:尊重老教师的阅历与经验;尊重青年教师的知识与活力;尊重中年教师的奉献与坚韧,让每个人都充分发展自己的强势项目,成为不同类型的个性化人才。对备课、培训、学习、研讨等所有的工作,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尊重教师个人的习惯,不在形式上做硬性的统一化要求,使教师由怕培训、怕学习转变到盼培训、爱学习,最终达至“和合不同”的和谐境界。
“思想引领、方法指导、逐层示范;多指导、少指责,多加法、少减法”的行为习惯使校园里处处充满了欣赏、合作、进取,使校园里的每个人时时被真爱与大爱浸染着、激励着。
让育人成为习惯。学校以学习研讨、问卷反馈、交流诉说等方式引领教师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全体教师真正明白教育的实质,抛弃浮华和功利思想,用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孩子,真正做到“为学生的一生负责”。
以评价引领发展。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引领教师“为学生的一生负责”,成为教师的工作标准与追求,引领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
提高师爱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促进自身发展与提高的重要途径。为了突出强化教师在提高能力中的自主作用,塔山小学大力倡导“让思考成为习惯”。
以活动引领思考。学校第一届班主任节的题目就是“思索着前行”,“主题活动化课堂”第一届研讨活动、和谐团队建设成果展示、书写爱的教育名言、每学期的计划反馈、合理化建议、专业发展自主定位、给领导集体和成员说心里话、各种学习培训活动等,他们的着眼点总是落在教师思考的问题上,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查漏补缺、进一步规范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的过程。
以读书引领思考。周校长提倡教师多读书,引导教师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班主任工作漫谈》、《从星空到心灵》、《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教师游弋书海,如饥似渴。学校还定期开展德育读书沙龙和语文教学读书沙龙活动,引领全体教师在学习中思考、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使读书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校领导更是通过例会学习、自主学习、组织讲座等方式,率先垂范。现在,塔山小学的老师真正感觉到了“学然后知不足”,多读书、勤思考已经蔚然成风。
以教师博客引领思考、交流思想。学校精心谋划,建立了教师博客。现精华帖和博文的数量在全区遥遥领先,涌现出了一大批善于思考、迅速成长的教师。
以和谐团队建设引领思考。在“和谐团队建设成果展示”活动中,和谐、成长、幸福、共赢、感恩等关键词一次次被教师点击强化,亲历亲为的一个个细节、一次次收获激励着全体教师共创共享。
当提高师爱能力成为一种自发愿望与自主行为时,教师身边的伙伴、书本的经验、不懈的探索就都成为了教师成长的有效资源,提升着教师的专业技能,充实了教师的生命内涵。
搭建师爱平台
师爱在积淀中慢慢升华,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这种爱。为了让师爱自然彰显,让人人都是教育人、时时都是教育时,学校为教师彰显师爱搭建了一系列平台:主题活动化的课堂教学,让大爱自然渗透、润物无声;作业本上的“心情晴雨表”让学生敞开心灵接受来自教师的真爱;“阳光孩子大本营”让特需生享受到校园妈妈的特殊关爱;“心情小屋”让孩子在诉说中、在宣泄中享受真爱。在这种爱心洋溢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当是何等的幸运与幸福!
“爱学生——奉献大爱;爱事业——追求更好;爱自己——享受快乐”,这就是塔山小学的教师行动准则。现在,这种准则更多地成为一种修养与气质,一种方式与习惯,鞭策着教师,温暖着校园。
学生文化——负责自主 尊重感恩 欣赏珍惜
周校长一直倡导:爱学生就要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就要把今天的学生当成明天的人才来培养。而培养的关键就是爱心养成、自主能力提升和个性特长的发挥,这样,才能真正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感恩情怀。学校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活动,抓住一切时机,向孩子渗透感恩思想。“每天分享十分钟”、“感恩日记”、“雏鹰广播”、“细节教育”等活动,有效培养了感恩心态,弘扬了感恩精神,落实了感恩行动。
培养自主能力。一是完全自主的“红领巾社团”,成为每天中午校园里的美丽风景,成为社区里的塔小暖流。“红领巾社团”是完全由孩子们自由组织的,有朗诵、绘画、手工、竖笛、阅读、跳绳、围棋等,他们在每天中午开展活动,既丰富了业余生活,更培养了文明习惯,真正使积极的兴趣爱好占领了学生的业余时间。二是完全自主的课间操和上学、放学路队,由已往的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转变为如今的随音乐自主自然地入列、集合,在节约时间、节约精力的同时,让全体学生享受到了自我管理、自我认可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培养个性特长。学校通过每月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及艺术才能,包括搜集资料、设计版面、快速作文、看图说话、数学思维、竖笛演奏、经典诵读等。
“爱自己——学会负责和自主;爱他人——学会尊重和感恩;爱环境——学会欣赏和珍惜”,这就是塔小学生的行动准则。在这样的默化与历练中,孩子们高扬起爱的风帆,驶向灿烂的人生彼岸!
课堂文化——享受课堂 共同成长
在周校长的“管理宝典”中,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抓课堂教学”,因为学生在校时间的87%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修身的理念、做人的道理、师生间的彼此影响,都更多地发生在课堂上。因此,塔小一直将课堂教学作为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常抓、严抓、活抓不懈。
+《教育因和谐而美丽 生命因大爱而精彩》相关文章
- › 教育因和谐而美丽 生命因大爱而精彩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教育因和谐而美丽 生命因大爱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