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哲学难点解析:既然“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状况来客观地决定,不能由人主观随意地选择,为什么又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根本原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客观的,不仅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而且生产关系的变更也是客观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于生产力的水平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生产力的状况要求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但是,生产关系是从人们的经济利益出发,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为各阶级共同认可。不同的阶级、集团按照本阶级、集团的利益,主观上总是希望生产关系能符合自己的要求,所以他们在主观上就要选择生产关系。中国自1840年以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都试图选择一种社会制度以保护本阶级的利益。当然,无产阶级也在探索、在选择。
主观选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主观愿望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趋势,是否符合本国所处的内外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自觉地认识、掌握了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地分析中国国情及世界环境,认定中国可以不经历资本主义阶段,而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发展历程,同样是客观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成功,这只是体现了主观选择的科学性,体现了主观选择与历史发展客观性的统一,绝不意味着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主观选择的结果。
上一篇:高二历史教学反思
下一篇:高考政治哲学难点解析33
TAG:哲学 高考政治
+《高考政治哲学难点解析42》相关文章
- › 2016高考政治复习:走进国际社会知识点
- › 高考政治哲学难点解析29
- › 2016年高考政治常考点及规范化答题技巧
- › 2016年高考政治读题审题技巧大揭秘
- › 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24
- › 高考政治哲学难点解析31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政治哲学难点解析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