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2. 假如某银行一年内贷款6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率为5%,同年吸收储蓄存款5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息为2%。一年中该银行共支付职工工资、奖金等10万元,其他支出80万元。这一年该银行的利润应当是( B )
A、200万元 B、110万元 C、210万元 D、300万元
23.小张在选择个人理财时,既要求安全性高,以要求其流通性强和收益率高。对他来说最好是( B )
A、购买股票 B、购买政府债券
C、购买保险 D、定期储蓄
24.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B )
A 29760元;17000元 B 49760元;20000元
C 48800元;20000元 D 44260元;3000元
25.在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如果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将意味着( C )
A、经济发展具有充足的后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了物质保障
B、资金储备充足,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保证国家重点工程顺利进行
C、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
D、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加速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问答题
1.2009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要求,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对省级政府2008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现场评价考核,评价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落实奖惩措施,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请应用经济生活常识,说明政府、企业和个人应如何积极进行节能减排工作?(8分)
2.某高校组织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大学生人员情况 应届毕业生 8600人
2年内毕业生总数 19000人
实现就业情况 事业单位或公有制企业 3600人
非公有制企业 3200人
没有实现就业的原因 没有一技之长 800人
拒绝到不热门的领域就业 1000人
注:有些大学生自己不主动,等着父母找工作,失去了就业机会。
请应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参与探究并完成下列任务:
(1)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 请你为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提供几条建议。(8分)
3.材料一: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不少企业都走了弯路,对市场的占有率认识片面。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有的企业不是靠先进技术、优质服务、合理价格、诚实守信,而是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大搞“送”、“赠”。这种低于成本倾销性竞争潜伏着危机,违背科学发展观,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阅读以上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是什么?(4分)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的发展应当怎样坚持科学的发展观?(8分)
①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必须学会合理优化配置市场资源,学会做投资建设与充分挖掘现有存量资源和节能降耗并举,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②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严格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采用低于成本倾销性竞争是不公平的,违背科学发展观,同时造成资源的浪费。③科学的发展观要求企业增加市场占有率,必须靠先进技术、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价格合理,严格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4.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和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1978 1990 1997 200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4 1510.2 5160.3 6859.6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3.6 686.3 2090.1 2366.4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57.5 54.2 46.4 37.9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67.7 58.8 55.1 47.7
注: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联合国粮农组织曾依据恩格尔系数,将生活水平划分为如下标准:在59%以上者为绝对贫困状态的消费; 40%~ 50%为小康水平的消费;20%~40%为富裕状态的消费。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材料一反映了城镇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逐年增长,且增幅较大,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差距较大。材料二体现了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2)运用有关知识,说明目前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6分)
原因:①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增长速度持续减缓。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价格下跌。③农业负担重,农民利益缺乏有效制度保障。④农村改革滞后,缺乏市场意识。
(3)你认为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有哪些目标?(8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有以下几项目标: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二,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第三,城镇人口的比重大幅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第四,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高一政治必修一期末试题》相关文章
- › 高一政治常见答题易错点辨析
- › 高一政治必修一提纲: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 › 高一政治知识点讲解:银行和储蓄者
- › 高一政治课件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 › 高一政治典型例题分析
- › 高一政治卷子我们的民族精神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政治必修一期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