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以下各项中,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因素有( )
①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多少 ②国债发行的多少
③发展养老保险 ④国有企业利润的增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一年多来,累计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1 669亿元,为出口企业注入了新活力,促进了外贸进口的持续高速增长。这体现了( )
A、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C、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D、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9、据《瞭望》报道,目前我国要围绕“坚持依法治税、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主旋律,全面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努力实现税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坚持依法治税”体现了( )
A、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的特点 B、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获得的
C、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D、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二、非选择题:
1、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和国债资金使用向扩大社会保障、保护弱势群体、增加就业、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加大转移支付、提升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质量、化解财政风险等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和促进公平方面作出了重点倾斜。由于采取了“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措施,中国在成功抑制局部经济过热的同时,也促进了地区的协调发展。目前,东部地区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下降,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所占比重上升。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中中央财政和国债资金的使用上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4分)
(2)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上,我国政府是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的?(6分)
2、材料一:2005年9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要建立个人收入档案制度,实现个人收入“一户式”管理。《办法》还规定,要逐步对所有纳税人实行全员全额管理,对高收入者实行重点监管,实施阻止欠税人出境制度。
材料二:200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为1737.1亿元,占国家税收收入的7%。个人所得税近几年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材料三:2005年10月27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修正案对原法律进行了两处修改,即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并加大了对高收入者征税的力度。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学角度回答,什么是个人所得税?为什么要对高收入者实行重点监管和实施阻止欠税人出境制度?(8分)
(2)联系材料二、三谈谈如何发挥个人所得税在建设和谐社会中作用。(9分)
3、材料一:2002年以来,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但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投资马车。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去3年里持续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目前投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4%,而消费率(消费占GDP比重)却一路下降至53%,较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
材料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1)运用对立统一的原理,简述投资与消费的关系。(4分)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如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6分)
+《高一政治书《分配》专题练习》相关文章
- › 高一政治常见答题易错点辨析
- › 高一政治必修一提纲: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 › 高一政治知识点讲解:银行和储蓄者
- › 高一政治课件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 › 高一政治典型例题分析
- › 高一政治卷子我们的民族精神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政治书《分配》专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