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政治高一政治第一课测试

高一政治

当前:首页 >> 高一政治第一课测试

高一政治第一课测试

日期:10-31 19:52:31 | 高一政治 | 浏览次数: 474 次 | 收藏

标签:高一政治,http://www.gaofen123.com 高一政治第一课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某农民一年生产了2万千克粮食。对其中部分粮食,他作了如下处理。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属于商品的是:            (  )

  A.自己吃掉1000千克       B。支援灾区1000千克

  C。售出1000 千克         D。做饲料1000千克

  2。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里强调的的是:       (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价格   D。交换价值

  3。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社会分工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私有制的产生             D。剩余产品的增加

  4。下列对“1把斧头=20千克大米”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1把斧头和20千克大米的使用价值相等

  B。1把斧头是20千克大米的交换价值

  C。20千克大米是1把斧头的交换价值

  D。左、右两边互为交换价值

  5。有人认为应该换一种眼光看垃圾,垃圾会给城市带来污染,但又是资源宝库。我国城市垃圾中有用物质如能得到充分回收利用,每年可创造2500亿元的财富。这表明                (  )

  ①垃圾天然是商品 ②同一种物品往往具有多种使用价值 ③垃圾和有用物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④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A。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6。考察某种商品的“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主要应看    (  )

  A。生产该种商品的大多数人的生产条件

  B。大多数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

  C。社会上最先进的生产条件

  D。大多数该种商品的生产条件

  7。假设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  )

  A。60元     B。30元     C。120元    D。90元

  8。能源问题正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问题,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某公司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开发、生产高质量的绿色节能照明产品。这将导致                 (  )

  A。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减少

  B。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减少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该企业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9。假定生产同样1把斧子,不同的生产者甲、乙、丙分别要用3小时、4小时、5小时。比较这三把斧子的价值量         (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10.假定甲、乙、丙三人同样都工作60小时,比较他们所生产出来的斧子的价值总量                      (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11.一般等价物与货币的区别在于              (  )

  A。前者可以由不同商品充当,后者只能由金银充当

  B。前者表现商品的价值,后者表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C。前者不一定是商品,后者是商品

  D。前者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后者只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

  12.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的区别在于             (  )

  A。前者是商品交换,后者不是商品交换

  B。前者无等价物,后者有等价物

  C。前者和后者都是商品交换

  D。前者买卖在时空上不分,后者在时空上分离

  13.在商场货柜上,一台电脑标价为4000元,这4000元是   (  )

  ①商品的价格 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③商品的价值 ④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⑤观念中的货币 ⑥现实的货币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14.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它的职能是             (  )

  A。充当价值尺度                 B。用于支付工资、债务

  C。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D。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

  15.信用卡作为电子货币的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  )

  ①流通手段 ②贮藏手段 ③一般等价物 ④支付手段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③④

  16.下列关于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价格三者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是交换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

  B。价值是交换价值、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

  C。交换价值、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交换价值、价格的大小决定于价值

  D。交换价值、价格都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7.在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指              (  )

  A。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格相等

  B。每一次交换时,商品价格与价值相等

  C。交换双方价格相等

  D。价格与价值相符

  18.下列对纸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每种面值的纸币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B。纸币的面值是是由国家决定的

  C。纸币是货币符号

  D。在一定时间内发行多少纸币不是由国家决定的

  19.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

  A。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

  B。纸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C。纸币本身没有价值

  D。流通中的纸币过多过少都会引发通货膨胀

  20.下列对通货膨胀认识正确的是              (  )

  A。对经济发展起刺激作用,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B。纸币发行量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C。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D。在商品供应量不变的前提下,纸币发行量过快增长,造成物价上涨

  21.价值规律是                       (  )

  A。私有制社会的经济规律

  B。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

  C。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22.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里的“等价交换”     (  )

  A。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B。是指每次交换都是等价的

  C。仅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

  D。是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23.商品交换之所以必须实行等价交换,是因为商品交换从本质上讲是(  )

  A。物与物相交换的关系        B。使用价值和价值交换的关系

  C。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D。不同使用价值间的交换关系

  24.在实际生活中,商品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有时比价值高,有时比价值低,这种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主要是由           (  )

  A。商品的价值变化引起的     B。商品供求不平衡引起的

  C。纸币的发行量引起的      D。等价交换原则引起的

  25.价格不会无限制地上涨,也不会无限制地下跌,因为     (  )

  A。价格无限制地上涨或下跌,是一种违背价值规律的行为

  B。出现这种现象政府会加以干涉

  C。人们的购买力有限,价格涨的太高会无人购买

  D。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26.价值、价格和供求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

  A。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关系

  B。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由供求关系决定

  C。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D。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格影响价值

  27.一些稀有的事物如名画、古董等,一旦进入商品经济领域,只有人们的购买力能控制它们的价格上涨幅度,但价格总是高于价值。对这种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  )

  A。它们的价格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这种现象证明价值规律不是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C。它们的价格上涨不会促使生产扩大和商品供应量增加

[1] [2]  下一页

TAG:

相关分类

高一政治 更新

高一政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