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第二课 第一课 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节商品 第一框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1.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 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3.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1)社会分工(2)私有制的出现 4. 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之间的关系——练习册P2 第二框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1. 使用价值的含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物的关系) 2. 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当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特有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 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例:1把斧子=15千克大米 4. 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 (1)二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形成商品。 (2)二者是对立的。(不可兼得)无论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不可能同时得到这二者。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消费者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付出价值给商品生产者。 第三框 商品的价值量 1. 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商品价值的大小 2.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 3. 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4.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1)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 (2)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生产率 例;某地皮鞋业生产出现下面情况:①甲皮鞋厂劳动生产率提高,皮鞋业劳动生产率不变;②皮鞋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甲皮鞋厂劳动生产率不变;③甲皮鞋厂与皮鞋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样提高。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甲皮鞋厂生产的皮鞋的价值总量依次发生的变化是( ) A提高、变化、降低 B 提高、不变、降低 C降低、提高、不变 D 提高、降低、不变 第二节 货币 第一框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5. 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1)偶然的物物交换 W1=W2 W2 (2)扩大的物物交换 W1 W3 (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W4 W1 W4 W2 W W5 W3 W6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W1——G——W2 6. 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当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7.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上一篇:高一政治:经济学中易混淆知识点辨析
下一篇:高一政治题目多变的价格
TAG:知识点
+《高一政治知识点汇总》相关文章
- › 高一政治常见答题易错点辨析
- › 高一政治必修一提纲: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 › 高一政治知识点讲解:银行和储蓄者
- › 高一政治课件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 › 高一政治典型例题分析
- › 高一政治卷子我们的民族精神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政治知识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