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政治高一政治 “每周一练”系列试题及答案

高一政治

当前:首页 >> 高一政治 “每周一练”系列试题及答案

高一政治 “每周一练”系列试题及答案

日期:10-31 19:52:31 | 高一政治 | 浏览次数: 295 次 | 收藏

标签:高一政治,http://www.gaofen123.com 高一政治 “每周一练”系列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2009年8月8日“莫拉克”台风重创南台湾之后,大陆各界心系台湾同胞,陆续表达诚挚慰问之情,纷纷伸出友爱援助之手。大难来时,台海洋溢着同胞之情。手足之爱。现在,国家正在紧急调动救灾物资运往台湾灾区。这里的“救灾物资”(    )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2.小张在商店里看到一件打折商品,原价为人民币210元,现在标价为68元。在这次重新标价的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3.春运期间汽车票价较高,节假日蔬菜价格较贵,夏季的羽绒服较便宜,这说明(    )

  ①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②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

  ③商品销售的时间因素直接影响商品价格的高低

  ④商品的价格不断变动,不是一成不变的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4.若生产同样的一套西服,甲厂花费2小时,乙厂花费3小时,丙厂花费4小时,三套西服在同一市场上出售,那么:(    )

  A.甲厂生产的西服价值量大         B.乙厂生产的西服价值量大

  C.丙厂生产的西服价值量大         D.甲乙丙三厂生产的西服价值量一样大

  5.2009年央视春晚推出的小品《不差钱》,深受欢迎。其中“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没了,钱没花完”台词已成为新的流行语,在当前新经济形势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合理投资    从众消费    B.要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

  C.要量人为出    绿色消费    D.要适度鼓励刺激消费

  6.经济学家指出,面对我国保险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年增加。滞销产品仓储同时不断增加的“双储双增”现象,解决的办法只能是优化供给,通过有效供给诱发和拉动有效需求。材料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B.发展生产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C.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并为消费创造动力

  D.消费对生产和其他环节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7.2009年8月31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只要就业,就有工资收入;只要有工资收入,就能消费;只要能够消费,就能刺激生产;只要能刺激生产,就能安排就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其中包含的经济现象有(    )

  A.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B.生产、交换、消费

  C.生产、分配、消费D.分配、交换、消费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    )

  A.公有资产在各地区。各领域占有优势

  B.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优先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

  D.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9.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特征是(    )

  A.股份和无限       B.有限和合股

  C.股东和股票        D.股票和盈利

  10.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篮子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    )

  A.流动性     B.灵活性      C.风险性      D.稳定性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我国城镇居民经历了以家用电器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次消费升级,冰箱。电视。洗衣机成为消费热点。到了90年代后期,消费水平再次出现升级苗头,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新的消费热点:住房。汽车。通信及电子产品。文化教育。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消费等。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道理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两次升级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解析】救灾物资没有用于交换,根据商品的两个条件可判断其不是商品;

  2.C【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注意题干强调的是“标价的过程中”,“标价”即用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故选C。A.B.D三项不符合题意,舍去。

  3.A【解析】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商品销售的时间因素是通过改变市场上该商品的供求而间接影响商品价格的,③说法错误。①④项正确,符合题意。

  4.D【解析】甲乙丙三者的生产时间都是个别劳动时间,因此不能由这些时间决定,其价值量是由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故甲乙丙三厂生产的西服价值量一样大;

  5.D【解析】当前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根据题意,应适当鼓励消费;

  6.C【解析】审题时注意材料强调的内容,通过有效供给诱发和拉动有效需求,强调了生产决定消费,A.D选项强调了消费的反作用,B材料中未体现。

  7.C【解析】此题考查了社会再生产环节,仔细阅读尹蔚民的话:就业(生产),工资收入(分配),消费。并没有体现出交换。

  8.D【解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的;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A.B说法错误;C说法与题意不符,选D。

  9.B【解析】考察对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理解,根据教材知识不难看出其共同点应为有限与合股;

  10.C【解析】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篮子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投资方式的风险性。

  二、非选择题

  11.【解析】此题考察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不同的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居民收入有高低,物价也有差异,都会影响居民的消费。

  参考答案: (1)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水平从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20世纪80-90年代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因此才会有两次消费升级。(此处也可以用生产决定消费的理论分析)

  (2)居民的收入水平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居民的家庭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20世纪80-90年代,是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因此才会出现两次升级。

  (3)商品价格的高低也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20世纪80 -90年代,我国科技水平迅猛提高,一些高档电器和耐用消费品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其价格也不断降低,也是这两次消费升级的重要原因。

  另外,若从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和消费心理趋于成熟等角度回答。

TAG:

相关分类

高一政治 更新

高一政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