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生上述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用(1)道理对两则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3)专家的分析对我们发展商品经济有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C 2.B 3.A 4,D 5.D 6.D 7.A 8。C
9.A 10.C 11.D 12.C 13.A 14.D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5.B C D 16、 C D 17.A B D 18.B D 19。B 20.A B C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1.(1)正比。这一正比关系可分两种情况:第一,不同商品价值量的比较,如生产一台彩
电比生产一台缝纫机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故彩电的价值比缝纫机的价值大。第二,同
一商品价值量前后变化的比较,如生产一台彩电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那么,彩电的价
值就会减少一半,反之,亦然。
(2)反比。例如,生产彩电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彩电的价值量减少一半。
(3)正比。如某一汽车制造厂,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汽车的日产量从90辆增加到100辆,在价格和价值相等的情况下,假设一辆汽车10万元,那么,这一汽车制造厂的日产值就由9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
(4)正比。如某一飞机制造厂,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就会使该厂生产的飞机总量由原
产500架增加到1000架。
(5)不变。如鞋业生产部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由原来每小时生产5双鞋提高到每小
时生产10双鞋,但由于每双鞋的价值量下降一半;所以原来的5双鞋与现在的10双鞋的价值量是
一样的。都包含1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2.(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是客观
的,哪里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在哪里起作用。因而市场经济必然要受价值规律的
支配。
(2)优胜劣汰是价值规律的一个重要作用。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的
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获利较多,能够不断扩大生产,更新设备,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会不断地因优取胜。而生产条件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生产者,无力改善生产条件,处境更加不利,在竞争中就会遭到失败,以至被淘汰。因而市场永远都会是优胜劣汰的。
四、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3.(1)如果把这里的“劳动生产率”理解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则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一定时间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这是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虽表明一定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增多,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却减少(商品的价值量与
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把增多了的商品所含的相应减少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加在一起,其总量与原先的总量一样。反之亦然。
(2)如果把这里的“劳动生产率”理解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则这种说法是对的。商品生产者
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能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商品交换是按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的,这样,他就能获得额外的收益,即在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
价值量增加。正因为如此,各商品生产者都要努力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
24.(1)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受客
观规律的支配;它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2)在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适应商品价格总额增加的需要,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能
够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增强社会购买力,刺激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3)增加货币供应量不一定影响人民生活。只要货币供应量没有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就
不会对人民生活造成影响,只有当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通货膨胀,才
会导致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影响人民生活。
五、论述题(18分)
25.(1)产生上述两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违背了价值规律。
(2)第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一道理表明供求关系对商品价
格的影响是客观的。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就可能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就可能低于价值。问
题一的出现就是因为一些地方领导不按价值规律办事,不会预测市场需求,盲目发展水果种植,导致水果供大于求,果贱伤农。第二,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具有调节、刺激和淘汰作用。问题二中水果单产低、质量差,主要是一些果农只会粗放经营,不懂得改良水果品种、改进生产技术的重要,因而必然在价格和质量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提高单位面积果园的经济效益。
(3)专家的分析告诉我们,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我们发展商品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自觉地利用它,否则就要受惩罚。
+《高一政治练习题目及答案》相关文章
- › 高一政治常见答题易错点辨析
- › 高一政治必修一提纲: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 › 高一政治知识点讲解:银行和储蓄者
- › 高一政治课件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 › 高一政治典型例题分析
- › 高一政治卷子我们的民族精神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政治练习题目及答案